9月15日,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90后姑娘王光宇由于在信息与医学交叉、智能生物医学计算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以及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独特的思考和研究方向而在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奖四年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今年31岁的王光宇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平院士团队的研究员、博导。9月19日,天目新闻记者对话了这位获奖者,走进她的科学家日常。

王光宇

当信息遇见医学

王光宇所从事的是智能信息处理、智能医学生物计算新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简单说就是信息交叉方向。”

王光宇本科和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阶段则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及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做一些生物医学成像方面的工作,那时候机器学习已经火了,我们觉得高级认知智能在医学这种更理性的专家场景下探索会更合适。”王光宇说,“而且做了之后,确实发现我自己还是很喜欢也比较擅长这方面的研究。”

2021年6月,王光宇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连发两篇研究论文,分别针对重大慢性病及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的智能化诊疗问题,探讨解决“机器学习在健康医疗领域转化时,数据、可行性测试和临床部署鲁棒性的挑战”。对此,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团队Google Health还进行了长篇述评,认为“深度学习方法有望成为突破患者健康状况的临床评估及健康人群的慢病筛查的潜在策略,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刊发两篇来自王光宇课题组的论文

王光宇解释,其中针对慢性病防治的人工智能系统,是通过非侵入式的视网膜眼底筛查,实现慢性肾病和糖尿病的疾病征象的早期识别,计算病人的风险系数及动态追踪病情进展,并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智能决策支持;针对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的系统可以检测包括Covid-19新冠肺炎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临床救治方案量化评估及药物智能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期,该系统及时部署到了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地区的多家医院,对不同地理区域、卫生资源的4个队列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测试,系统能在数十秒内完成新冠肺炎的智能诊断,达到平均90%的准确率。

“我给自己做科学研究的定位是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你要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要能够探寻新的科学规律。”王光宇表示,对于第一个目标,她希望的是去解决重大的生物医学问题,“不光是疾病,还有生物机制发现的问题我们其实也在做。”而对于第二个目标,王光宇表示,这是她的新“方向”,“就是对如何基于生物医学启发的高级认知智能的探索,我希望接下来几年能真的做出一个成果出来。”

科学家的日常

开展跨学科研究,看起来又酷又新潮,但个中挑战有时让“学霸”王光宇也颇感棘手。

王光宇介绍,当初走上学科交叉研究的道路,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教授“功不可没”。求学期间,她所在的实验室与这位被称为“一个物理学家因为解决生物问题,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教授有诸多交流。“他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图像处理的单颗粒算法,在解析核糖体结构和功能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后来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件事情对我研究兴趣的影响挺大的。”

王光宇说,当今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打破常规,做一些创新的事情,这也是我挺愿意做前沿交叉探索的原因。”不过,交叉工作并不容易做,“因为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而且领域发展很快,基本上每天都要迫使自己去掌握很多东西,了解前沿方向是什么。”

王光宇参与的“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疾病动态画像新技术和远程高效防治系统”入选“2021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她向天目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Aha moment”(顿悟时刻)的来源。“其实没有捷径,就是要多积累,多交流。”王光宇说,她一直保持自己做研究的习惯,坚持跟学生讨论问题,并且每天都会阅读相关文献;同时,无论是在生物医学还是人工智能领域,与行业内人士、专家交流探讨,也会给她以想法和灵感,“帮助我自己跨越‘语义鸿沟’。”

王光宇坦言,这个阶段的自己会专注于科研,工作生活也是围绕于此。“对我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不是过去有多大的成绩,而是未来能够不断做出什么东西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要有进步才行,然后通过努力,会发现确实就会有一些阶段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