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编译 | 核子可乐、凌敏
经过迅速发展,如今的 AI 技术已经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素材轻松伪造出有害照片。

近日,Arstechnica 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真实照片,会被 AI 的二次创作“玩坏”吗?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联系了一位志愿者,使用其提供的几张真实照片,用 AI 生成假照片。结果显示,这些假照片的威力巨大,很有可能破坏其声誉。最终,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名为约翰的虚拟人物,以其作为案例,一起看看 AI 是怎么把约翰“玩坏”的。

提供了 7 张照片后,
约翰被 AI“玩坏”了

这位名叫约翰的虚构人物,在假想的场景中是一名小学教师。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在过去 12 年里通过 Facebook 发布了不少自己工作、居家和外出时的照片。

图片

以约翰的 7 张照片作为训练数据,就能训练出足以伪造约翰形象的强大 AI 模型,并能把约翰的照片毫无破绽地放在任意背景之下。

这个 AI 模型生成的假照片栩栩如生,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底部,比如,约翰打扮成小丑跑去喝酒,约翰在周末参加准军事组织的训练,约翰几年前曾入狱服刑。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约翰照片来自名为 Stable Diffusion(1.5 版)的 AI 图像生成器,外加名为 Dreambooth 的 技术。虽然约翰不是真人,但用真人的 5 张以上图像完全可以重现类似的结果。这类照片不难获取,社交媒体的发布内容可以、视频中的静止帧也行。

整个训练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训练完成后,图像内容的生成还需要几个小时——这不是因为生成过程太慢,而是研究人员从大量不完美的图片里挑出质量最高的图片。但无论如何,这样还是比亲自动手用 PS 画假约翰简单得多。

在 AI 的支持下,约翰可以是犯罪分子,也可以是变态狂人,如果使用针对色情内容优化的附加 AI 模型,约翰甚至可以成为色情明星。

AI 还能把约翰放置在奇妙的背景下,例如让他成为中世纪的骑士或者宇航员,让他显得年轻或衰老、肥胖或瘦弱、戴眼镜或不戴,也能给他换上不同的服饰。

图片

图片

有的合成图像并不完美。如果仔细观察,有经验的人会发现这些并非真图。但相应的 AI 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我们可能很快就无法分辨合成照片与真实照片间的区别。而且即使存在缺陷,这些伪造图像仍有可能毁掉约翰的名誉乃至生活。

这就是技术的两面性所在。人们当然可以用 AI 创建天马行空的神奇画面,Lensa 等近期大热的商业服务和应用就是一例。然而,一旦有人未经他人同意就使用对方的面部图像,那么同样的技术也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