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推出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对ChatGPT的强大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对于AIGC(AI-generated content)潜在风险的担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群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语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拿大皇后大学以及万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博士生或工程师,共同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展开了一项名为「ChatGPT对比&检测」的研究项目。项目组成立于2022年12月9日,距离ChatGPT推出仅仅过去了10天,可能是国际上最早展开ChatGPT与人类对比分析研究和开发ChatGPT内容检测器的团队。

今年1月19日,我们将初步研究成果发布于Arxiv,并开源了相关的数据集和模型。

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下面由「ChatGPT对比&检测」项目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AI Lab博士生——郭必扬,对论文内容进行简要解读:

一、研究背景和主要贡献

ChatGPT的强大能力想必熟悉NLP的人已经十分了解,除了传统的文本分类、实体抽取、文本翻译等任务,ChatGPT可以成功应对各种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根据自然语言编写代码、根据关键词写出丰富的故事、可以模仿各种风格和口吻进行创作等等。ChatGPT推出不到一周,全球注册用户就超过100万,已经被广泛用于日常问答和专业咨询。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一方面对ChatGPT如何做到这么强大抱有强烈兴趣,例如我们好奇ChatGPT和人类专家的距离到底还有多远;另一方面人们又开始对诸如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冲击产生担忧,例如著名程序员问答平台Stack Overflow已经禁止用户使用ChatGPT进行回答。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团队的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为学界、产业界做出了贡献:

  • 我们收集了近4万条和问题和对应的人类以及ChatGPT的回答,包含了开放域、计算机、金融、医疗、法律、心理等多个领域,并且兼顾了中文和英文。我们称这个数据集为 Human ChatGPT Comparison Corpus (HC3),这个数据集可用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相关的研究,尤其是研究人类跟LLMs的差异。
  •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测评和语言学分析,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思考未来大型语言模型应走向何方;
  • 根据我们的HC3数据集和分析,我们开发了多种ChatGPT内容检测器,应对不同的场景。这些检测器可用于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平台的监管,提升内容的可靠性、安全性。

二、人类专家-ChatGPT 对比语料集

我们收集的人类回答主要来自两方面:

  • 领域专家的回答(例如医疗领域的医生回答,法律领域的律师解答等)
  • UGC平台的高赞回答(例如Reddit、知乎等平台的高点赞回答)

由于高赞回答也是进过网友推选出来的,内容一般是比较可靠和专业的,因此我们也称之为专家回答。

我们的大部分人类回答,是采集于公开数据集,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对WIkipedia、百度百科的词条进行构造而形成。

ChatGPT的回答则是通过OpenAI开放的ChatGPT预览网页进行获取。

我们总共收集了超过3万7千个问题,以及对应的超过8万条人类专家回答和超过4万条ChatGPT回答。覆盖了开放域、计算机、金融、医疗、法律、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下面是我们收集的数据的总览:

我们的数据都以JSON字典的格式进行存储,方便大家进行使用:

通过这个数据集,我们可以做很多种任务。我们论文中展示的人工测评、语言学分析、检测模型开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使用场景,未来还可以探索更多有趣的研究。

三、人工测评

我们做了4种有趣的人工测评,包括3组图灵测试,和1组“有用性”测试。分别是:

  • 给专家的有人机对比测试(一个问题,两个回答,一条来自ChatGPT一条来自人类,需要判断哪个是ChatGPT,专家指的是很熟悉ChatGPT的人)
  • 给专家的单条测试(一个问题,只有一个回答,然后判断回答是不是ChatGPT写的)
  • 给业余选手的单条测试(找完全没听说过ChatGPT的志愿者做的)
  • 有用性测试,看对于一个问题是人类回答更有帮助,还是ChatGPT更有帮助。

结果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专家来判断,那简直是太容易了,给专家的对比测试,很多数据集直接100%正确,这说明经常使用ChatGPT的人,已经深谙它的套路了,尤其跟人的回答可以直接对比的情况下;
  • 对于专家,如果只给一条文本,这时准确率就下降了,差不多降低了10%,但依然很高;
  • 一旦一个人不知道ChatGPT,那可就麻烦大了,基本一半的情况下都可能猜错,有些数据集,甚至准确率可能低到不到20%(有可能是那个数据集的人类回答太差了,让我们的志愿者觉得这个像机器,但这也说明,普通大众对于机器文本生成的水平,还了解很有限)。

更有趣的则是一个“有用性测试”,即图中的helpfulness,我们是受到OpenAI的InstructGPT论文的启发,他们一直在强调InstructGPT提升了有用性,我们就想看看,到底这方面咋样。所以在测试时,我们给出一个人的回答一个ChatGPT的(当然具体谁是谁是不告知的),然后要求志愿者回答“你认为哪个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更有帮助?”,没想到啊,ChatGPT在这方面,还真的挺不错,但也没有那么不错:微微超过一半的情况,ChatGPT的回答被认为是更有用的,比方金融问题中,ChatGPT的回答一般十分专业、详细,甚至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对于有些领域则不太行,比如医疗领域,这可能是涉及的知识过于专业,在ChatGPT训练语料中并不很多,导致ChatGPT回答有时候过于模糊,而人类专家则直击痛点,所以被认为更有帮助。

四、语言学分析

我们对人类和ChatGPT各自的回答,做了词汇量、词汇密度、词性、依存关系、情感分析和模型困惑度等方面的分析,下面我简单介绍两个方面的结果,其他方面如果读者感兴趣,请阅读我们的论文。

词汇特征:

我们统计了平均长度、词汇量还有词语密度三个特征。具体看上表。我们对上面的结论,总结了一句话:人类的回答一般更短,但却说了更丰富的词汇。具体体现在:我们计算了收集到的所有的领域,发现人类的词汇密度都比ChatGPT高!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结论。

究其原因,ChatGPT毕竟是个语言模型,词汇选择本身是有限制和倾向性的,而且ChatGPT在RLHF的过程中还遭受了OpenAI的“严苛的驯化”,已经变得不能乱说话了,这也对词汇量有很大的限制。相比之下,人类则是自由的,而且我们的数据集的人类部分是来自很多不同的人,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因此提现出来的词汇量就大得多。

情感分析:

我们使用开源的情感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情感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ChatGPT相对来说更加“中立”,但不理解的是——人类为啥负面情绪这么大?

当然,这里的负面情绪,并不都是恶意的,有的可能只是情绪较为悲观、不够自信、比较犹豫等等造成的,但从情感分析模型的角度而言,ChatGPT确实更加理性甚至“正能量”一点。

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意思,欢迎大家移步论文查看细节。

五、ChatGPT检测器

ChatGPT生成内容逐渐风靡各大平台,很多平台都面临着内容可靠性的考验,因此无论从平台角度还是从用户角度,我们都需要有AI生成内容的检测器,来帮助我们判断内容是否是由AI生成的,从而避免潜在的风险。

我们开发了三种类型的检测器,用于不同的场景:

  • QA version / 问答版: 判断某个问题的回答是否由ChatGPT生成,使用基于PTM的分类器来开发;
  • Sinlge-text version / 独立文本版:  判断单条文本是否由ChatGPT生成,使用基于PTM的分类器来开发;
  • Linguistic version / 语言学版:  判断单条文本是否由ChatGPT生成,使用基于语言学特征的模型来开发;

前两种都是基于预训练模型RoBERTa进行微调训练得到的,最后一种则是使用各种语言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使用的经典的GLTR方法。实际训练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做一些数据的清洗,比如ChatGPT或者人会有一些明显pattern词汇,那我们就会对这些pattern进行清理,实验也证明这个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泛化性能。然后我们还试验了使用不用粒度的数据来训练,因为我们发现如果仅仅在全文上训练,在单个句子上的泛化性能就比较差。所以这么一来,就涉及很多种不同模型设置,下面是我们主要的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几下一些结论: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 在句子层面进行检测的难度明显高于全文层面
  • 对指示词进行过滤,可以帮助全文提升检测性能,但是却可能影响句子层面的检测效果

我们还对比了QA版本和单文本版的性能差异,发现如果能提供对应的问题,检测性能也可以明显提高。我们还对不同的数据来源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领域的检测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别,这些实验都在论文中进行了详细地讨论,欢迎大家阅读论文。

大家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来访问我们的检测器:

总结

这项工作提出了首个「人类-ChatGPT」问答对比语料集,并开发了首套支持双语的ChatGPT检测器,并且进行了广泛的人工测评、语言学分析、检测实验,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LLMs,AIGC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最后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项目,并提出宝贵意见:

项目主页:https://github.com/Hello-SimpleAI/chatgpt-comparison-detection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