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antic-SAM: Segment and Recognize Anything at Any Granularity
解决问题:该论文旨在解决图像分割和识别中的语义感知和多粒度问题。它试图通过合并多个数据集和引入解耦分类来实现语义感知,并通过多选学习方案实现多粒度能力。
关键思路:该论文的关键思路是将多个数据集合并,引入解耦分类,以实现语义感知。此外,通过多选学习方案,该模型可以在多个粒度水平上生成掩码,从而实现多粒度能力。相比当前领域的研究状况,该论文的思路在多粒度方面具有创新性。
其他亮点:该论文的实验设计采用了SA-1B、通用和部分分割数据集。作者还提供了代码和演示以供进一步探索和评估。该论文的亮点之一是将SA-1B培训与其他分割任务(如全景和部分分割)相结合,可以提高性能。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包括优化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速度,以及在更广泛的数据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
关于作者: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包括Feng Li、Hao Zhang、Peize Sun、Xueyan Zou、Shilong Liu、Jianwei Yang、Chunyuan Li和Lei Zhang,他们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他们之前的代表作包括“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Learning to Learn from Weak Supervision by Full Supervision”和“Learning Transferable Features with Deep Adaptation Networks”。
相关研究:近期其他相关的研究包括“BiSeNet: Bilateral Segmentation Network for Real-time Semantic Segmentation”(Changqian Yu等,华中科技大学)和“FastFCN: Rethinking Dilated Convolution in the Backbone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Yuhui Yuan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Semantic-SAM,一种通用的图像分割模型,可在任何所需的粒度上对任何物体进行分割和识别。我们的模型具有两个关键优势:语义感知和粒度丰富性。为了实现语义感知,我们整合了三个粒度的多个数据集,并引入了对象和部件的解耦分类。这使得我们的模型能够捕捉到丰富的语义信息。为了实现多粒度能力,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提出了多项选择学习方案,使每次点击都能生成与多个基准掩模相对应的多个层次的掩模。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代表了首次尝试在SA-1B、通用和部分分割数据集上联合训练模型。实验结果和可视化演示表明,我们的模型成功实现了语义感知和粒度丰富性。此外,将SA-1B训练与其他分割任务(如全景和部分分割)相结合,可以提高性能。我们将提供代码和演示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估。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