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学会、隐私计算联盟联合主办的2023隐私计算大会上,中国信通院联合洞见科技、中移信息、联通数科、天翼电商、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微众银行、蚂蚁集团、百度等一同发布了「互联互通推进计划: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第二批试点项目」,同时,中国信通院还解读了《隐私计算 跨平台互联互通 第4部分:应用要求》标准。

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第二批实践试点项目发布

六大试点项目,洞见三项上榜
为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接口规范的统一,隐私计算联盟今年上半年启动了「互联互通实践示范」第二批征集项目,扩大了征集范围,涵盖面向所有数据流通技术的跨平台互联互通,包括使用控制、区块链、数据沙箱等,最后互联互通推进计划工作组共严选出六个互联互通试点方案,包括三个算法(ECDH-PSI、SS-LR、PHE-FLR)的开放协议及实践和三个管理调度层的互联实践。洞见科技凭借在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标准+实践」两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三大互联互通实践试点项目。
0
1
0
2
0
3


截至2022年底已经完成了前三部分的标准制定,今年上半年,CCSA TC601、隐私计算联盟联合洞见科技等数十家企业,通过深入研讨《第4部分:应用要求》标准的编制思路、标准框架和技术细节要求,最终形成共识,实现文本内容基本定稿。
《第4部分:应用要求》是在《第2部分:通信要求》和《第3部分:互联协议》的基础上,规范了跨平台隐私计算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计算协同要求和结合具体场景算法的应用步骤要求。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概述、基础要求、组件与流程管理、组件与任务的管理、执行、监控、存证和应用步骤要求等内容。
首先是概述,主要阐述了本标准的总体结构和涵盖内容,并对隐私计算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实体(组件、流程、任务、作业、项目等)和参数,以及实体间关系进行了声明。
其次是基础要求,提出了节点认证、资源授权与访问、密码算法安全和通信协议等应满足的《第2部分:通信要求》和《第3部分:互联协议》中的计算前置要求。
然后是计算协同要求,对不同技术平台间进行跨平台计算的任务与作业的管理、编排、调度、执行、监控和存证等方面进行规范约束。包括组件的注册与列表管理、流程的创建与审批、作业与任务的创建、审批、调度、状态同步、启动、停止、监控和存证等一系列内容。
最后是应用步骤要求,对隐私计算算法运行过程中的7项步骤进行明确,包括信息查询、节点联通、数据准备、算法选择、作业与任务配置、作业与任务运行和结果处理等内容。同时在附录中也给出了安全求交、安全查询、安全统计、安全建模和安全预测这五大类型算法中几个典型常用算法的参数示例,为标准落地提供参考。
推荐阅读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