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药局数据监测,2023年8月全球共有15家AI制药相关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披露总金额约为58.06亿人民币。融资概况
AI制药领域吸引的融资不断创下新高。新药研发方面在全球范围内Genesis Therapeutics以B轮2亿美元成为8月融资最高金额。国内则是深势科技7亿元融资,无出其右,成立3年时间,估值涨了数十倍。还有今年新晋企业,专注于RNA大语言模型计算的衡昱生物也获得天使轮投资。从整体情况来看,资本对于AI制药相关企业的关注点仍然聚集在早期阶段,拥有高校背景加持的水木分子和瀚科迈博也获得资本青睐。技术平台在药物发现、筛选、设计等加入AI辅助,加速遗传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等多领域研发。企业融资详情8月4日,人工智能药物制剂领域的领先企业Persist AI宣布成功完成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2048 Ventures领投,Innospark Ventures、Fellows Fund、Pioneer Fund、Y Combinator、Jovono等机构跟投。Persist AI专注于长效注射剂配方的构建和优化。公司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技术,提供高通量制剂筛选、自动药物释放测试、方法转移和生产放大等服务。这一整套服务可解决药企面临的关键挑战,如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制剂的不稳定性、急性毒性和保质期。Persist AI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大大减少了开发长效药物制剂所需的时间和精力。Persist AI于2022年秋季由生物工程博士Karthik Raman和机械工程硕士Christopher Shelner 联合创立,二人此前在 Zymergen 的自动化团队中共事,开发合成生物学的自动化工作流程。2022年10月Zymergen被Ginkgo收购。随着旧金山著名初创企业加速器Y Combinator的顺利完成,Persist AI已经做好了进一步颠覆生物技术行业的准备。8月28日,Superluminal Medicines宣布完成3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RA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公司药物管线研发。Superluminal Medicines是一家运用人工智能和量子化学方法发现和开发新药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通过超级计算模拟和机器学习,对数百万个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以找到潜在的治疗疾病的药物候选者。基于其独特的人工智能(AI)药物发现平台,Superluminal Medicines致力于小分子药物的发现和设计。公司专注于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靶点药物的研究,并通过将生物学,化学专业知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专有大数据基础设施相结合,高效地创建了候选化合物。Superluminal的研发重点是针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创新药物。使用人工智能和量子化学方法,通过对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深入理解,快速筛选和评估潜在的候选药物。这种方法大大加快了药物发现的过程,同时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除了研发创新药物外,Superluminal还提供药物设计服务,帮助客户快速评估和优化候选药物。Superluminal还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能源部(DOE)和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8月1日,Aulos Bioscience宣布获得来自Apple Tree Partners
(ATP) 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Aulos Bioscience是一家免疫肿瘤学公司,致力于通过开发潜在的best-in-class IL-2疗法引导患者的免疫系统杀死肿瘤细胞,从而彻底改变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式。Aulos 的首个临床候选药物 AU-007 是一种通过计算设计的人类抗体,它利用 IL-2 的力量诱导肿瘤杀伤,同时限制了与这种有效途径相关的免疫抑制和毒性。由Biolojic Design 和 ATP 在2022年创立。2021年,Aulos公司刚从联合创始公司Biolojic Design分拆出来不久,Biolojic Design是以色列一家专门从事人工智能和计算设计功能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Biolojic Design利用其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了AU-007,利用白细胞介素-2(IL-2)的力量根除实体瘤。AU-007是首个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并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人类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目前正在进行1/2期临床试验评估,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多个临床试验机构招募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3 年年会期间公布的1/2 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显示,AU-007 在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数据还显示,AU-007 是有史以来唯一一种显示调节性T细胞(Tregs)和嗜酸性粒细胞总体下降趋势的IL-2疗法。8月2日,Chemify宣布完成4300万美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Triatomic Capital领投,新投资者包括香港Horizon Ventures、美国Rocketship Ventures、Possible Ventures、Alix Ventures、苏格兰Eos和英国政府创新加速器计划,以及现有投资者BlueYard Capital参与。Chemify 成立于2019年,由格拉斯哥大学化学系主任Lee Cronin创办,计划通过自动化新分子设计过程来加速新药和药物的开发,以及支撑医学、农业、材料科学和绿色能源的进步。Chemify于2022年3月从格拉斯哥大学分离出来,并组建了一支世界一流的团队,致力于将化学数字化商业化。可以帮助减少发现有前景的新分子所需的昂贵和耗时的实验,加快其产品开发,为多领域的进步提供支持。核心团队由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拥有深厚的化学和计算机科学背景。技术平台结合了计算化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合成化学的最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合成新分子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客户可以通过这个界面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享受个性化的服务。Chemify的服务包括化学合成方案的设计、化合物库的虚拟筛选、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合成路线的规划以及化学品的定制合成等。8月21日,源自斯坦福大学的AI制药公司Genesis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超额认购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Bio + Health 和一位匿名生命科学投资者共同领投。新投资者包括贝莱德 (BlackRock)、富达 (Fidelity) 和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 NVentures。Genesis Therapeutics 于2019年起源于斯坦福大学,在Pande实验室从事领域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和生物物理学研究,并与一家头部制药公司发表了合作成果。之后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生物技术领军者和专业药物发现者组成的团队,他们发现并开发了多种FDA获shuang批药物,并且与Genesis的AI平台紧密结合。癌症一直是 Genesis 关注的领域之一。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其深度学习平台GEMS,它集成了用于属性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分子模拟以及用于分子生成的语言模型,将技术重点放在了筛选上。Dynamic
PotentialNet 作为预测效力、选择性和 ADMET 的专有方法。该技术为 GEMS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属性预测速度和准确性,解决以前无法成药的新颖靶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除此之外,GEMS还有分子模拟以及分子生成平台,GEMS 会生成数十亿个类药物和可合成的分子,从而实现对化学空间的多样化探索。2022年5月3日,Genesis
Therapeutics宣布与礼来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利用前者的AI平台,以发现针对一系列治疗领域的多达五个目标的新疗法。根据协议条款,Genesis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且将有资格获得高达 6.7 亿美元的临床前、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礼来公司将可以选择再提名两个目标,并为每个目标支付额外的提名费。2020年,公司还创始不久后宣布和基因泰克签订了一项“以进一步共同开发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的协议,该平台主要用来识别针对几种不同的严重疾病治疗性药物。本次合作基因泰克也向Genesis支付了预付款,其他条款包括向Genesis公司支付临床前,临床中和监管进程中的里程碑付款,但具体合作上的财务细节目前仍未向外界公布。8月11日,Alltrna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1.09 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该公司的创始人 Flagship Pioneering 和其他顶级投资者的投资。2021年11月,著名生物医疗风投机构Flagship Pioneering宣布成立Alltrna公司,并投资5000万美元,以开发创新转运RNA(tRNA)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由基因突变驱动的罕见和常见疾病。Flagship Pioneering也是著名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的投资人。Alltrna 是一家专注于开发转移RNA (tRNA) 生物学和开创性 tRNA 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公司致力于利用 tRNA 生物学来调节蛋白质领域并解决各种疾病。Alltrna的目标是通过设计tRNA药物来读取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突变,从而恢复全长蛋白质的产生。所针对的疾病主要是由 PTC 突变引起的罕见和常见疾病,包括全球约 3000 万患者的终止密码子病。Alltrna的技术平台是基于对tRNA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专有技术,旨在开发具有广泛适应症的开创性tRNA药物。此外,还计划利用其技术平台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遗传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其创始人和Flagship Pioneering的首席执行官兼合伙人Michelle C. Werner,以及 Flagship Pioneering的创始合伙人、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董事Lovisa Afzelius博士都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此外,Alltrna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Noubar Afeyan博士也是 Flagship Pioneering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iSiP成立于2007年,是日本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全名是Isintec和SiP,两家公司合并后成立的新公司。Isintec起源于1982年,主要生产半导体设备,SiP公司则专注于半导体封装和微组装设备。iSiP公司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情况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成立了iSiP-Drug部门,专注于利用其独特的iSiP智能药物候选技术来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通过模拟计算预测候选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进而在实验验证阶段中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iSiP-Drug平台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癌症等难以治愈的疾病。iSiP-Drug平台包括三个阶段:在候选药物分子阶段,通过计算模型预测候选药物分子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
在候选药物阶段,进一步对候选药物进行实验验证和药代动力学评估。
在临床前阶段,他们会在各种疾病模型中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支持。
iSiP还为制药公司提供从候选药物分子筛选、临床前实验到临床试验的一站式服务。与多个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这些公司提供药物研发的支持。8月23日,首家致力于临床和工业规模细胞疗法生产的集成开发和制造组织(IDMO)公司Cellares宣布,已获得由新投资者Koch Disruptive Technologies领投的2.55亿美元C轮融资。Cellare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的细胞疗法研发公司,致力于临床和工业规模的细胞治疗制造和技术创新。该公司旨在为全球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可及的细胞疗法。Cellares公司研发了Cell
Shuttle,一种进行细胞疗法小分子药物自动化生产的设备。公司灵活的生产技术可支持自体细胞治疗和异体细胞治疗流程,以及约90%的细胞治疗模式。Cell Shuttle平台集成了所有单元操作所需的所有技术,并成功实现了CAR-T细胞治疗工艺的真正走行式端到端自动化。在生产相同数量的批次时,紧凑型自动化可减少90%的劳动力和设施规模,从而使Cellares的IDMO智能工厂的生产率提高10倍。Cellares目前在美国有两家智能工厂,并计划建立第三家。Cellares的第一个智能工厂位于南旧金山,目前正用于临床前工艺开发,并为现有合作伙伴将手工工艺转移到Cell Shuttle上。南旧金山智能工厂将于2024年初达到GMP标准。位于新泽西州布里奇沃特的新智能工厂致力于商业规模的生产。该工厂占地11.8万平方英尺,可容纳50个Cell Shuttles,每年可生产40,000个批次。新泽西生产基地将于2024年下半年达到GMP标准。公司在美国智能工厂支持欧洲临床试验的同时,还将于2024年在欧洲破土动工第一座IDMO智能工厂。8月23日,初创公司水木分子(Pharmolix)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为汇芯投资。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孵化,清华大学国强教授、AIR首席研究员聂再清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乔木博士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公司致力于构建生物医药行业基础大模型及新一代对话式生物医药研发助手。公司产品将服务于药物研发各环节,包括早研立项、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优化、临床实验设计、药物重定位等。水木分子专注于生物医药垂直行业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2023年8月18日,水木分子联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开源全球首个可商用多模态生物医药百亿参数大模型BioMedGPT-10B,该模型在生物医药专业领域问答能力比肩人类专家水平,在自然语言、分子、蛋白质跨模态问答任务上达到SOTA。同时,水木分子、AIR联合开源了全球首个免费可商用、生物医药专用Llama 2大语言模型BioMedGPT-LM-7B。2023年,曹佶聪创立北京衡昱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RNA创新药物,并搭建RNA药物创新研发全平台的生物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由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的科学家组成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背景。衡昱生物研究重点包括从头设计基因药物来治疗复杂疾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药物设计以及开发新型RNA药物,布局在RNA大语言模型计算领域。8月29日,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获得Pre-A轮投资,投资方为茂晟投资。希格生科(Signet Therapeutics)是一家基于疾病模型的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成立于2020年底,其最初创立于哈佛大学校园,于2020年落地深圳。创始人兼CEO为张海生。希格生科利用接近病人基因组学特征的类器官疾病模型在药效评价及新靶点发现中的关键作用,结合AI人工智能筛选、合成和优化小分子化合物,开发first-in-class创新靶向药。目前公司具有三条药物管线,1200㎡研发场地,500㎡实验动物房场地。希格生科的疾病模型平台不仅服务于自身药物管线,也积极赋能大药企进行新药研发,助力更多创新药的诞生。8月30日,益杰立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3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和奥博资本共同领投、原有投资方晨兴创投参与。益杰立科是一家致力于开发下一代表观遗传调控技术治疗慢病的领先生物技术公司,相较于传统基因编辑工具切割DNA的方式,益杰立科独有的EPIREG™技术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的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EPIREG™能够高效且持久地沉默靶基因,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革命性的创新治疗方案。益杰立科专利技术平台通过其开发的人工智能(AI)算法不断探索以获得更优的CRISPR- Cas组件,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目的基因或同时操控多个基因的表达。EPIREG™技术平台不需要切割DNA,因此能避免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如脱靶效应、半衰期短和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结合公司自有的专利脂质纳米粒(LNP)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平台能将药物精确有效地递送到靶细胞和组织。现已布局多个管线的候选产品,覆盖代谢、心血管、病毒性肝炎、眼科和罕见病等。2023年8月24日,GPCR领域新药研发平台阿尔法分子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华仟资本和老股东新恒利达资本跟投。阿尔法分子科技于2020年7月成立,总部位于深圳,由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袁曙光博士和Horst Vogel 院士联合创办,是一家专注于AI辅助新药研发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利用生物计算、人工智能和原创生物技术进行创新药研发。GPCR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药物研发靶标之一,全球近40%上市药物皆针对GPCR开发。阿尔法分子科技团队拥有多项全球首创的生物技术,包括:全球第一块测试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的生物芯片、全球第一款测试细胞电生理的生物芯片、全球第一款追踪单分子细胞的生物芯片等。该公司开发管线的基础主要建立在公司现有的两大技术平台上:一是智能新药研发平台即计算平台,二是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即干实验平台。阿尔法分子已经建立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完整新药研发管线,目前共有 5 条FIC管线,预计今年首条管线递交 IND。8月21日,合肥瀚科迈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国元股权投资、国元创新投资、讯飞创投及深圳生众投资共同参与。瀚科迈博2013年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为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瀚科迈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兢教授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首批创新企业。公司主经营业务为基因工程抗体新药研发,并专注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免疫无响应和耐药类肿瘤疾病领域。研发管线上有肿瘤特异性抗体、免疫治疗抗体、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等。瀚科迈博搭建起了三大技术平台,分别为AI-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ISETbody双抗构建平台、SCAPE药物筛选平台,并衍生出10余条在研产品管线。处于临床I期研究的项目分别有抗HER2抗体HuA21注射液、免疫激动剂ZG033注射液和双特异性抗体HK010注射液三款I类新药,瀚科迈博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此前,由安科生物与瀚科迈博合作基于ISETbody双抗技术平台开发的HK010注射液, 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HK010注射液是的一种针对人体PD-L1和人体4-1BB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极高的抗肿瘤治疗潜力。后续还有与偌妥生物合作的HK013项目等多条管线即将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到临床试验申报阶段。8月18日,“AI for Science”公司深势科技宣布完成超7亿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众源资本、和玉资本、正心谷资本、Evergreen Scitech Delta等和多家产业资本。深势科技2018年成立于北京,一家AI+Science初创企业。公司首席科学顾问鄂维南院士,创始人孙伟杰、张林峰,药物研发团队由张晓敏博士带队,计算药物负责人王冬冬博士。公司基于「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技术,已推出Bohrium®微尺度科学计算云平台及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与医药、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多家头部客户合作。目前深势科技打造了Bohrium科研云平台、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RiDYMO难成药靶标研发平台及 Piloteye™电池设计自动化平台等工业设计与仿真基础设施,并推出了与之配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在药物研发领域,深势科技主要布局了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RiDYMO难成药靶标研发平台,通过基于“AI+分子模拟+实验”的平台,为企业和高校赋能。目前公司已经和多家药企达成合作协议,药物设计平台和联合研发两种模式,主要聚焦于临床前药物研发。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