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于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我国对音乐治疗的探索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
1
音乐治疗 定义
以各种形式为中心的音乐体验,在音乐治疗系统干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并作为音乐治疗的动力,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
——布鲁夏《定义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治疗过程。
音乐治疗过程必须要由音乐、治疗对象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三个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音乐治疗师在音乐治疗中的顺序是评估、干预和评价。这个过程对于治疗者来说是一个改变的过程,而对于治疗师来说是有目标地进行系统干预的过程。
音乐治疗区别于其他治疗形式是依靠音乐的体验来引发治疗性改变的催化剂,例如音乐创作、器乐演奏、即兴演奏等各种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听听音乐。
音乐治疗中的治疗法可以分为活动式和接受式两大形式。活动式治疗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引发治疗性的改变。而接受式治疗,治疗对象可以聆听、讨论和接受音乐刺激。所以说,治疗性改变可以从聆听过程中立即产生。
2
音乐治疗 大事件
四千多年前
古埃及就运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疼痛,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公元前1500年
在一卷古埃及莎草纸上首次提到了音乐对人体的影响。古罗马、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传统医学中,也存留着将音乐用于各种治疗的过程。
当时的人们相信音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让人重新恢复健康。实际上,很多部落里的音乐家或“医生”在社会上都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时期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都探讨过音乐的治愈和改造力量。
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不仅与数学有关,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表达,他还进一步探索了各种旋律组合如何影响人的一系列情绪;在他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一套思想体系,提出了音乐的四个目的,分别是模仿情感状态、愉悦、歌颂美德,以及促进智力发展。
春秋战国
我国对音乐的神奇功效认识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史记﹒乐书》中记载有:“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晋代阮籍在《乐论》中提到:“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运用音乐(通过学琴)治好了忧郁症;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述了一位叫哈利发的阿拉伯国家元首,用欣赏我国的琵琶音乐治好痼疾头痛等事件。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这些文献资料,证实了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利用音乐治疗身心疾病的先例。
中国在古代就有许多关于音乐健康的文献,主要记载有:《黄帝内经》把五音归属于五行,并与五志相联系。通过五音调节情绪变化,从而影响五脏功能。《类经附翼·律原篇》中指出音乐中“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录了五音宫、商、角、徵、羽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五音入五脏可“动五脏之气血”。《史记》也指出:“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音乐治疗的现代史始于18世纪
1789年
一篇题为《音乐的生理思考》的文章刊登在美国《哥伦比亚杂志》上,被视为音乐治疗领域最早的文献资料。这位匿名的作者描述了一个使用音乐来调整情绪的个案,并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确可以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由于音乐对情绪的影响,使它成为一个有力的治疗媒介。同时,作者指出,在音乐治疗中,一个受过相关正规教育的从业者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否认,当时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19世纪
英美的许多医生、音乐家都在极力促进音乐治疗的发展。
1891年
英国St. Cecilia公会的合唱团前往伦敦各大医院,为患者服务。而在美国,由于留声机的发明,医生们有条件在手术室使用音乐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起到镇静作用。
20世纪则是音乐治疗的爆发期
1903年
Eva Augusta Vescelius在美国创立了音乐治疗协会(the 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al Therapeutics)。
二战
美国音乐治疗始于二战期间,起初播放音乐只是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后来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系统科学体系。
一战和二战期间
音乐治疗被公认为一种正式的职业。这些早期的音乐治疗师在退伍军人生理和精神创伤恢复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19年
来自英国的Margaret Anderson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第一门音乐治疗课程,她也是一战期间为士兵提供音乐治疗服务的音乐家之一。
1926年
Isa Maud Ilsen在医院建立了国家音乐协会,她认为,音乐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而音乐节奏则是最重要的治疗成分。
20世纪40年代
医生和音乐家对音乐除了一般审美和文化功能外的其他价值仍普遍缺乏了解。当时,有3个人成为音乐治疗的革新者和关键人物,他们将音乐治疗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的临床专业。
医学博士Ira Altshuler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和音乐治疗师,他在密歇根为音乐治疗推广了30年。Willem van de Wall率先在国家资助的机构中使用音乐疗法,写了第一部“如何”进行音乐治疗的书——《机构中的音乐》。E.Thayer Gaston则被尊为“音乐治疗之父”,在推动该行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门完整的系统学科,音乐治疗法20世纪的中期在美国正式兴起
1950年
美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音乐治疗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Therapy)为标志。这个组织其成员现已达 3800 余人 (其中包括音乐治疗教育工作者、音乐治疗师等专业工作者、半职业人员、学生、非现役军人、退休人员、赞助人、活动家、荣誉活动家及其他会员)。
1958年
英国也建立了英国音乐治疗协会。
1971年
美国音乐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ic Therapy)的成立
1974年
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成立
20世纪60年到70年代
一些欧洲国家,如瑞典、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音乐治疗的专门机构或治疗协会,
70年代后
意大利、巴西、以色列、南非等国纷纷建立了音乐治疗专业。
国内音乐治疗的现代发展在起步较晚
1979年
中国音乐治疗临床应用应该是以1979年山东煤矿临沂温泉疗养院开展的音乐电疗为标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中央音乐学院的刘邦瑞教授在全校开展了关于音乐治疗学的讲学。这次讲学是第一次公开、面对学生对音乐治疗进行系统科学的介绍,这次讲学也激发了许多学生、音乐家和医生对音乐治疗的兴趣。在这之后,我国也陆续有人发表了音乐治疗方面的研究报告。
1983年
美国音乐治疗师认证委员会成立,确保了音乐治疗专业的信誉。到目前,已经有超过8000名认证者持有音乐治疗师委员会认证的资格证书(MT-BC)。
1984年
中国音乐治疗的学术研究,最早见于中国音乐学院1984年进行的关于“音乐胎教”的研究。
1984年
北京大学张博源等人发表了《音乐的身心反应》实验报告;
1986年
高天发表《音乐对疼痛的缓解作用》;
1988年
国内音乐治疗教育的开展,源于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论证并开设的音乐治疗专业。
1989年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立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在中国现代音乐治疗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群众学术团体,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为促进我国音乐治疗人才的教育培养、推动音乐治疗学术交流等和维护音乐治疗事业健康开展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积极贡献。
1989年
我国在中国音乐学院成立音乐治疗教育大专班,是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教育项目。但后来由于专业知识和师资力量准备不足,在招收两届学生后停办。
1995年
何华君、卢延柱出版临床实践专著《音乐疗法》。
1996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
1998年
中国音乐学院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开设了全国首家音乐治疗专业,标志着我国音乐治疗专业初步发展,并于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本科生。
1998年
国家音乐治疗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Therapy)和美国音乐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ic Therapy)两大机构合并,统称为美国音乐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如今,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音乐治疗协会。
3
音乐治疗 临床应用场景
音乐治疗在欧美、日本等国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忧郁症、精神发育迟滞、震颤麻痹等精神神经科疾病;也有些研究机构利用音乐能改善情绪和行为,增强肌力、耐力等来治疗儿童生理障碍、心理障碍、智力障碍等儿童疾病。
美国肯浦利斯大学医学院牙科,运用音乐代替麻醉药拔牙数百例获得成功;
美国产科医院用音乐对难产妇女进行催产。
前联邦德国赫莱尔医院用音乐代替麻醉药进行了万余例手术;
应用音乐加针刺治疗聋、哑、盲及其他残疾。保加利亚学者,把催眠音乐用于治疗神经症。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肿瘤医院里,音乐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部开创了音乐治疗心身疾病的“音浴”疗法。
在波兰的弗罗茨拉夫城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音乐治疗机构—弗罗茨拉夫音乐治疗研究所。
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音乐治疗学术团体有:
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The World Federetion of Music therapy ),欧洲音乐治疗联合会(The European Music therapy Confederation),欧洲心理治疗协会(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Psychotherapy)的音乐治疗工作组( Music therapy Working Group),引导意象与音乐治疗协会(The Bonny Foundation), 诺多夫罗宾斯音乐治疗机构( Nordoff-Robbins Music therapy Organization)等。
我国目前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有:
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长治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八所院校;音乐治疗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开设的高校有:福州中医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另外,在台湾开设有音乐治疗课程的学校有:台南艺术大学、台北师范学院、新竹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台南艺术大学、东吴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香港大学也开办了音乐治疗基础课程。
据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5个国家已经开展了音乐治疗,有27个国家的150所大学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
现阶段音乐治疗面临的问题
第一,职业尴尬。音乐家在进行音乐治疗运用时缺乏医学知识,医生应用音乐治疗时对音乐没有确切掌握。音乐界不懂医学界,运用起来相对尴尬。这样的发展状况阻碍了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导致音乐治疗难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对我国音乐治疗的学术发展不利,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时也有一定的阻碍。
第二,资源分配不均。现阶段,我国开设音乐治疗医学专业的学校较少,系统专业人才紧缺。国家主管部门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其中包含政策支持和资源合理规划的问题,导致我国缺少音乐治疗方面系统完善的复合型人才。
音乐治疗发展从古代到现在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是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开拓。音乐治疗法也帮助了许多人,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但想要更好地发展和完善音乐治疗,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音乐治疗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信音乐治疗在今后一定会变得更加普及,整个音乐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对标欧美,努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各大医院也越来越认可音乐治疗的医学作用,并将其运用到临床治疗中。
参考资料
高天《音乐治疗导论》
https://xxrb.jxnews.com.cn/system/2023/04/13/020027144.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990782169761078&wfr=spider&for=pc
来源:伴飞孵化
仅用于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即时删侵!
更多阅读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社区交流群,
探讨脑机接口领域话题,实时跟踪脑机接口前沿。
加微信群:
添加微信:RoseBCI【备注:姓名+行业/专业】。
加QQ群:104048131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个在看祝你开心一整天!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