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在超千人同时在线的“智源论坛·论文写作专题报告会”上,智源青年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赵鑫做了题为《如何以初学者的身份写好一篇国际学术论文》的报告。

赵鑫 智源青年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面向复杂背景环境的用户兴趣建模和推荐系统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或者录用论文70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CCF A 类长文20篇,曾获得CIKM2017最佳短文候选、AIRS 2017最佳论文等。发表在主题建模方面的论文《Comparing Twitter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ing Topic Models》单文被引用1200 余次,所提出的Twitter-LDA模型已经成为短文本主题建模领域最重要的基准模型之一。累计谷歌学术引用超3300次。

本次报告中,赵鑫从一篇国际学术论文的通常逻辑布局入手:引言、相关工作、模型、实验、参考文献等,通过大量的实战示例,详细解析了它们的写作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此外还分享了他本人对于一些国际期刊的投稿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报告的示例主要以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的论文展开。同时赵鑫认为,国际论文不同领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都是相通的。写作堪称一门学术内功,需要时间加以修炼,报告人也在修炼途中;而且写作千人千面,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本次报告仅作为他个人写作经验的一次交流分享。

阅读原文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