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快和AAIG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元宵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有一个擅长算卦的大臣叫东方朔,他救了一个名叫元宵的小宫女,答应帮她和家人团聚。东方朔告诉元宵,汉武帝会在正月十五那天放天火,建议她在那一天教城里的人们煲汤圆,以此来瞒过玉帝。同时,他还建议在城里挂上彩灯,让百姓们都进城看灯,以此来混淆视听。元宵的家人进城看灯时,元宵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习俗起源于佛教,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此外,元宵节的由来还与纪念平吕有关。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后来,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做法和口感有所不同,但皆取团圆美满之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灯谜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回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正月十五耍龙灯,载歌载舞的节日氛围,流传于很多地方。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非常具有观赏性。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活动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元宵节闹花灯之风盛行,一直延传于后世至今。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到时官府和民间均悬挂各种形状、制作精美的彩灯,尤其是沿街民居和商铺所挂花灯更是争奇斗胜、流光溢彩,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看。元宵佳节
AAIG愿月圆人圆事事圆
花好灯好好事连连💗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