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或许是「历史上唯一一家如果被迫停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萧条的企业」。

它控制着全球约 90% 的先进芯片生产市场。全世界训练 AI 模型所需要的高端芯片的供应,几乎都来自来自台湾的这家芯片制造商,它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将直接影响着 AI 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到目前为止,台积电承包了苹果 M 系列处理器的制造,苹果 M3 芯片和 A17 芯片皆由台积电以目前最先进的 3 纳米制程量产;是英伟达最先进的 AI 训练芯片的唯一生产商,包括英伟达最新的 Blackwell 系列;高通、AMD 和英特尔生产用于 PC 的所有最新 AI 芯片都由台积电代工。

6 月 4 日起,魏哲家将担任这家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的董事长,现任董事长的刘德音宣布退休。台积电进入魏哲家时代


01

魏哲家时代的新挑战

过去六年,魏哲家作为首席执行官专注于公司管理,而刘德音则负责处理更多面向公众的角色,与政府和整个世界打交道。这也许是也许是自 1987 年张忠谋创立公司以来公司历史上最不平凡的六年,包括张忠谋本人所说的全球化濒临「死亡」的时段。

在此期间,半导体从技术供应链中一个不起眼的部分变成了中美竞争的关键战场。与此同时,全球新冠疫情引发的芯片短缺史无前例,促使主要经济体将芯片生产转移到国内,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

这些趋势让台积电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家长期为英伟达、苹果、AMD 和高通等公司提供芯片的供应商,已不仅是一家成功的芯片制造商,如今还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地缘政治资产。

随着这种地位的提升,台积电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在魏哲家和刘德音执掌的六年间,台积电的市值增长了近两倍,截至 5 月 28 日,达到 22.4 万亿新台币(6992 亿美元)。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但在此期间,台积电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了一倍多。

在与美国英特尔和韩国三星电子的芯片竞赛中,台积电为了保持领先需要巨额支出。台积电的资本支出从 2018 年的 108 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达到 2023 年的 304.5 亿美元。2023 年研发支出从 2018 年的 28 亿美元增至 58 亿美元。

魏哲家担任新职务后,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既有熟悉的,也有新的。

最重要也最不受他控制的挑战便是政治。

「C.C. 和 Mark 都不是政客,」一位前台积电高管告诉《日经亚洲》。「但展望未来,地缘政治仍然是公司领导者始终需要处理的关键不确定因素和关键任务之一。这肯定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台湾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分析师 Arisa Liu 表示,台积电面临的所有最大不确定性都来自政治。

「不确定性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是否会赢得即将到来的大选,是否会出现新的地缘政治动态,以及美国对台湾芯片产业和台积电的态度如何」,Arisa Liu 说。

特朗普曾批评台湾从美国手中夺走了「生意」,称台湾在全球先进芯片生产市场中占有很高份额。

第二个挑战涉及台积电自身的增长。该公司目前拥有超过 76,000 名员工,高于 2018 年的 48,000 名,而且员工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元化。在魏哲家任职初期,台积电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台湾,但近年来,该公司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扩张,首次在日本和德国设立制造基地,并在美国建造了 20 年来第一家尖端工厂。

然后是整个芯片行业面临的范式转变。在争夺更多计算能力的竞争中,顶级芯片制造商继续寻求进一步缩小晶体管,同时他们也在探索新的进步途径,例如以创新方式集成和连接芯片。

魏哲家出生于台湾中部城市南投,他走上了一条略显不寻常的路,最终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他毕业于台湾国立交通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位,但博士学位来自耶鲁大学,而耶鲁大学传统上并不被认为是一所领先的工程学院。

毕业后,他曾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和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现为 GlobalFoundries)工作,之后于 1998 年加入台积电。

虽然魏哲家可能不是一个「政客」,但那些认识魏哲家并与他共事过的人都说,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职业关系。

一位曾与魏哲家共事的台积电前高管向《日经亚洲》介绍,魏哲家兼具谦逊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位台积电前高管表示:「在与人打交道和处理事情时,他可以友好地采取行动,而且他对制造业务有着非常扎实的了解。」

魏哲家还以处理与关键客户的关系而闻名,其中包括以要求苛刻而闻名的苹果公司。据芯片行业高管称,他的策略是绝不过度承诺任何事情,而是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

「我们都喜欢和魏哲家合作」,一位芯片开发商高管表示,他的公司是台积电的客户。「即使我们谈论的是定价等严肃而紧张的话题,他也能让气氛变得轻松。」

台湾交通大学(现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前校长、魏哲家的大学学长吴世勋告诉《日经亚洲》,魏哲家从小就「表现出以冷静和积极的态度处理关键事务和严重情况的能力。」吴表示,这一特点无疑将帮助他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

也许最重要的是,他拥有张忠谋的自信。台积电创始人表示,魏哲家虽然不是来自最受尊敬的工程学院,但他作为首席执行官的培训非常完整。

「他在研发、制造和运营方面都有经验,在业务发展方面也有经验」,张忠谋说。「他是一位准备充分的首席执行官,在多个方面都有实践经验。」


02

抱怨英伟达太贵,

想在 AI 时代发挥更多作用

日经亚洲报道,在台湾新竹举行的芯片制造商年度股东大会上,台积电新任董事长魏哲家暗示,他正在考虑提高公司 AI 芯片生产服务的价格,并表示他已经与英伟达 CEO 黄仁勋谈到了这个话题。

「我确实向英伟达的黄仁勋(『三万亿家伙』)抱怨说,他的产品太贵了」,魏哲家说道。他指的是当地媒体估计,黄仁勋的身价为 3 万亿新台币(926 亿美元)。「我认为这些产品确实非常有价值,但我也在考虑向他展示我们的价值。」

台积电是英伟达最先进的 AI 训练芯片的唯一生产合作伙伴,包括其最新的 Blackwell 系列。

「任何坐在家里的人都可以想到这个策略」,魏哲家表示,考虑到英伟达芯片的价格以及台积电在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更高的生产费是很正常的事。

黄仁勋这时正在台北参加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并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探讨他认为 AI 可以带来的「100 万亿美元」机遇。

魏哲家还谈到了台积电在 AI 热潮中发挥的更广泛的作用,因为它为高通、AMD 和英特尔生产用于 PC 的所有最新 AI 芯片。

他表示,台积电仍在努力评估未来 AI 的需求,以及需要多少芯片工厂来满足这些需求,但他补充说,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关于需要增加数十座晶圆厂的评论「过于激进」,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也在非常努力地了解整个 AI 的真正需求……台积电正在和每个人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每个想做 AI 芯片的人都会来找我们谈,所以我们是唯一能够收集所有信息的人。」魏哲家说。「然后我们将进行分析并决定我们应该建造多少条生产线。」

魏哲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在生产和技术方面,台湾仍将是台积电的「首要任务」。

「第一优先是台湾,第二优先是台湾,第三优先还是台湾……我们一定会把最先进的芯片生产都留在台湾,先在这里顺利生产,然后再考虑在海外使用这些技术生产。」

他说,他不会比较美国和台湾的成本,因为文化、工作方式和习惯都不同。「当我在美国时,我会将我的运营与美国同行的运营进行比;当我在国外时,我会将我的运营与当地同行进行比较。我认为我们的竞争力仍然是第一。」

台积电今年在日本开设了第一家芯片生产工厂,还在德国设立了欧洲第一家生产工厂。它还宣布,在根据华盛顿《CHIPS 法案》获得 66 亿美元赠款后,将大幅增加在美国的计划投资。


文章编译自日经亚洲 asia.nikkei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Semiconductors/Humility-and-indomitable-will-TSMC-s-C.C.-Wei-steps-into-spotlight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nology/TSMC-s-new-chairman-weighs-raising-production-fees-for-Nvidia



Founder Park 联合飞书及更多创新伙伴,发起了一场新的「AGI 应用 hAIkathon」,让人人都可以成为 AI 产品经理。体验过,上手过,在极限状态下创意冲刺过,才是真正拥抱过 AI!
新的黑客松来了!入围决赛就送 4090


更多阅读

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 两万字长文:普通人如何成就一番大事?

ChatGPT 负责人:GPT-4 越来越聪明是因为 post-training,大模型短期没有数据瓶颈

AI 硬件如何才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回顾下 XR 硬件史可以一探究竟


转载原创文章请添加微信:founderparker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