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信息院党支部自2010年成立以来,秉承“又红又专”的传统,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多名优秀党员学生在带头坚定信念、学习科研、服务群众、全面发展、弘扬正气方面表现优秀。2020级博士生冯寅潇、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分别荣获2023-2024学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书和优秀研究生党员,2022级博士生胡鸿源连续两学期辅导员考核获评优秀。“茶园优秀党员说”栏目特别邀请三位同学分享工作心得和历程。

01
冯寅潇



党员简介
冯寅潇,男,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博士生,在校期间担任院研究生会文艺部部长、交叉研22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获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等荣誉。他坚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以身作则,始终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上,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攀科学高峰;工作上,他立足于研究生集体的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同学们的具体问题。
事迹回顾
讲奉献、有作为
冯寅潇作为学生干部、党员,深刻践行“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党员义务,在各类志愿服务和集体活动中一马当先。新冠疫情期间,冯寅潇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加入了抗疫青年突击队,为生病的同学配送食物、水、药物,尽力解决各类需求。在与其他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双清公寓南楼的同学们顺利度过了学校的疫情高峰期。危难时刻见忠诚,冯寅潇的行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务实功、求实效
冯寅潇作为党支书,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集体建设和实践活动。其中,他组织了“览深港科创奇迹,悟青年新使命”深圳-香港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实践支队走访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前沿,与多所知名高校、企业展开交流,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经济社会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并吸纳了三名入党积极分子。针对同学们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冯寅潇组织策划了职业分享茶话会,增进了交叉信息院同学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促进了各届同学间的交流,更启发了大家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聚人心,建集体
作为高年级党员,冯寅潇主动承担团结党支部和班集体的任务。他曾担任新生带班助理,在引导完成新生入学培训的基础上,他组建了班委、党支部、支委,协助完成了新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招募与吸收工作,并组织策划了新生班会、紫操团建、女生节、联合共建,以及深圳-香港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党团班建设活动。在冯寅潇的带动下,班级集体和党支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气氛融洽。冯寅潇也因此在年度民主评议中荣获“优秀”。

勤学习,肯钻研
冯寅潇始终铭记作为博士研究生的本职任务。在承担党员、学生干部责任的同时,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瓶颈开展研究。在过去三年里,冯寅潇有关多芯粒系统复用与成本建模工作被EDA领域顶会DAC接收,有关可扩展芯粒互连架构的工作被体系结构领域顶会HPCA接收,有关异构芯粒接口电路与互连架构工作被体系结构领域顶会MICRO接收,有关大规模芯粒互连网络并行仿真的开源工具被系统领域顶会ATC接收,基于晶圆级集成的高性能互连网络设计被超算领域顶会SC接收。


02
尹龙晖



党员简介
尹龙晖,男,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2021级博士生,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计科13班带班辅导员兼党建辅导员。他积极联系服务同学,主持开展社工活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以坚定的责任心与务实的态度投身于每一项工作中,并且主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工作更好更快落实。他曾获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清华大学学堂奖学金、新生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事迹回顾
多彩党团班活动绘青春画卷,
缤纷实践志愿共谱成长华章
作为计科13班的辅导员,尹龙晖积极与班级同学建立紧密联系,在学习生活方面努力提供帮助。他曾多次组织班会、师生晚餐会、一对一谈话谈心等活动,深入了解同学们的近况,解答关切问题。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他也组织了大量班团实践志愿活动,涵盖红色教育基地探访、产业前沿企校交流、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向。他深知,对于本科同学们来说,大学生活是美好但短暂的,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强调实践锻炼,因此他注重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能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将所学所得应用于实际。这些活动在同学们中也反响热烈,广受好评。

三院遗址参观

密云水库参观实践

核酸志愿

固本计划
跨年级交流搭建友谊桥梁,
经验分享助力人才成长
如何促进不同年级之间同学的交流,也是集体建设中的一大课题。尹龙晖通过落实学校《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党建工作实施办法》、“堡垒计划”等文件的指示精神,基于各年级支书例会,以社工班团骨干为抓手,以党建带动班团建设为主线,改进活动组织模式,尽可能实现信息和帮扶全覆盖。
具体来看,尹龙晖通过支书例会,从活动策划阶段开始便尽可能打通信息传输渠道。例如,每当有讲座或实践活动,报名渠道基本不对年级作限制。在班团骨干方面,明确高年级学生党员支援低年级党支部建设的制度,促进跨年级交流。例如,社工骨干已开展了0字班向2字班交流春研经验分享会等活动。
创新思维探索发展新方向,
专业结合实践激发党建新活力
在日常工作的推进中,尹龙晖也充分发挥学科专长,利用信息化技术赋能社工和党建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入学之初,面对如何向同学群发敏感个人成绩信息的问题,他就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群发加密消息,使同学们便捷地获取个人信息。作为助教,面对课程人数规模庞大但改卷与评分界面不够集成、没有小分计算接口的挑战,他自学编写VBA代码,制作集成化的Excel模板,提升批卷速度。而在党建工作中,他总结了过去同学们在材料中常犯的问题,通过清华云盘建立了实时更新的入党材料模板,并通过在线文档对党办老师的入党材料修改意见进行归档整理,从而提升发展对象材料质量,推动党员发展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03
胡鸿源



党员简介
胡鸿源,男,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清华大学物理系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承担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本科生辅导员,交叉本2党支部党支书等学生工作。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清华大学优秀党支书、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学堂班“叶企孙奖”、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社工优秀奖学金等荣誉。他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并以此严格自我要求。他在学习上扎实根基,科研上奋进求实,社工上用心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事迹回顾
思政教育不能是简单的完成时,
是现在完成进行时
胡鸿源担任交叉本2党支部支书期间,开展党组织生活12次,并和交叉本3党支部,交叉本1党支部,日新书院党支部等多个兄弟支部深度合作,协同进步。党支部活动形式丰富,成果丰硕。支部参观了陈独秀故居和北大红楼,体会百年前思想觉醒的五四风雷;在蒋南翔教育思想美术展,深入理解干粮与猎枪,两点论三点论和两个车轮等重要教育理念;在李大钊纪念馆,感受先驱如何引燃星星之火;在中国民族文化博物馆,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田军号》观影上,理解“古田会议”如何纠正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的倾向;在“理论知识竞赛”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学习了很多有趣的“四史”和马列知识……同时,支部也在党课小组长的带领下,组织了内容充实有趣的固本计划读书分享会。




秋季学期,他作为党支书,讲解了“共和国反腐第一案”为主题的党史党课,带领大家体会反腐事业建设从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从“毕其功于一役(脉冲)”到“常态化,永远在路上(CW)”,从“运动”,到“法制”和“法治”的螺旋上升。春季学期,他积极响应学校和国家的号召,主讲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条例》主题的纪律党课,并结合实际,为大家划了重点。

“一二九”大合唱是大学本科除军训外最大的特色思政教育活动。计科2字班和医药学院、机械系组成“医机药茶”联队,共完成10余次集体训练。其中,胡鸿源负责其中11次常规训练的带队和现场调度安排、应急处理、考勤签到,部署了现场互动大屏和活动抽奖,并完成或组织水果、餐饮、奖品、乐谱、钢琴等后勤准备工作,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而不失深刻、有趣、难忘的思政教育体验。
计科2字班辅导员的1/3
胡鸿源谦逊地说,他是计科2字班辅导员的1/3。他十分感谢刘雨玚、叶葳蕤两位优秀可靠的辅导员战友,以及王禹皓老师、弋力老师、邓东灵老师三位大家学习的榜样。大家共同完成本科带班工作的过程是令人难忘且温暖的。在军训期间,从调换军训服装、学生体检、分级考试监考、军训动员,到日常理论课、实操课训练,再到深夜拉练、内务评比和最终阅兵式,他担任带班带队工作,常伴左右。在班主任邓东灵老师的带领和两代杰出班委成员的辛勤耕耘下,计科23班成为一个团结友善、凝聚力强的集体。从班旗、班徽、班级文化衫到公众号,打造了班级特色文化,创立了多个班级特色品牌栏目,连续两年获评“甲级团支部”荣誉称号。
为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胡鸿源也多次组织了期末学风动员会,带大家逐条看规定,扫盲点。他引用真实案例,重点提防 “被动无意识”的学术违纪,并结合大家专业划重点,尽可能把考试风险降到最低。他也曾与其他班主任、辅导员一起收集并解答大家选课上课、出国春研方面的问题困惑。
“知识,与你分享!”
胡鸿源的研究方向是低温钡离子量子计算实验,他一直努力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需要帮助的“茶园宝宝”们。在主题团日上,他从实验的角度,为2字班本科生梳理了量子计算体系基本条件和各路线的优缺点,展示了实验实现的基本物理图像,并通过实验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鼓励大家“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把个人成长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胡鸿源也参与筹备了段路明教授的“院士午餐会”,引领大家近距离体会离子阱实验技术路线,并思考如何一步步走出“清华方案”。对于致力于实验研究的同学,他会用亲身经历和见闻给大家展示更真实、更接地气、更直观的实验工作面貌,帮助同学们实现更好的兴趣和专长“相位匹配”。有同学表现出对离子阱实验或原子、光物理的浓厚兴趣,他便写了一份“新手村教程”,并提供了配套AMO、量子计算的相关课件、教材整理,可以快速帮助同学们开始动手做实验,缩短进实验室就“抱头”的茫然期。

“见证者为见证而来, 铭记者为铭记而生”。这两年里,胡鸿源陪伴并见证了大家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从五湖四海结缘,相识相知,最后在计科2字班这个大集体中情感凝聚和交织。作为“茶园宝宝们”的“双肩挑”辅导员,他倍感荣幸,也深感重任在肩。他将继续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实现“又红又专”,做好同学们的服务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 | 姜月亮
审核 | 吕厦敏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