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I治理周报


01

【本周头条】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02

【中国动态】联合国通过中国决议,旨在缩小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
03

【中国动态】联合国报告称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04

【国际动态·布鲁金斯学会人工智能对美国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
05

【AI巨头动态】在美国限制下,英伟达今年仍有望在华销售价值120亿美元的AI芯片
06

【AI巨头动态】人工智能发展造成谷歌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
07

AI巨头动态为满足人工智能电力需求,美国科技公司抢占核电资源
08

AI巨头动态主要科技公司在监管文件中承认人工智能风险
本周头条:


1.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关键词:上海、人工智能大会

2024年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上海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宣言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维护人工智能安全,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全面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潜力,强调需要在确保安全、可靠、公平的前提下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它呼吁建立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并鼓励各方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以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升人类社会福祉。


来源:人民日报



政府动态:

2.联合国通过中国决议,旨在缩小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

关键词:联合国决议、人工智能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由中国发起并在美国支持下的决议,敦促富裕的发达国家缩小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并确保他们有平等的机会使用和受益于人工智能。该决议是继3月21日通过首份联合国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之后的又一项决议。此前决议由美国牵头,并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共同发起。该决议为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以及所有国家都能利用人工智能的国际努力提供了全球支持。

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周一对记者表示,这两项决议是互补的,美国的措施“更具普遍性”,而刚刚通过的决议则侧重于“能力建设”。


来源:(美国)联合通讯社



3.联合国报告称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中国、人工智能专利
据显示,中国在聊天机器人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其申请的专利数量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美国的六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2014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提交了超过 38000 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明,而美国同期提交了6276 项。中国的专利申请涵盖了从自动驾驶到出版到文档管理的广泛领域。
数据显示,韩国、日本、印度分列第三、第四、第五位,其中印度增速最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预计很快将会有新一波专利申请,并计划发布未来更新的数据。


来源:路透社

4.布鲁金斯学会:人工智能对美国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美国、收入不平等
布鲁金斯新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通过两种机制加剧收入不平等:短期内生产力提升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群体,以及长期自动化可能导致资本收益占比上升。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并应对这些挑战。
在短期内,高收入工人更有可能从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中获益。因为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主要用于提高白领工作的生产力,而蓝领工人和服务行业工人的工作则很难从中获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导致更多工作被自动化取代,从而使资本收益的份额增加,而劳动收益的份额下降,加剧收入不平等。
布鲁金斯人工智能治理中心高级研究员萨姆·曼宁认为,鉴于生产力增长可能集中在高收入工人身上,政策制定者应优先投资人工智能素养,让更广泛的工人群体能够接触到人工智能。

来源:布鲁金斯学会



AI巨头动态:

5.在美国限制下,英伟达今年仍有望在华销售价值120亿美元的AI芯片
关键词:英伟达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称,尽管美国的出口管制抑制了英伟达在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之一中国的业务,但该公司今年仍有望在华销售价值12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芯片。根据分析师的预测,这家市值3万亿美元的硅谷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交付100多万枚对华“特供版”人工智能芯片H20,它们的设计不受美国对向中国客户销售人工智能处理器的限制。根据芯片咨询公司SemiAnalysis的估计,这一数字几乎是华为在中国制造的H20竞争对手昇腾910B销量的两倍。
来源:金融时报

6.人工智能发展造成谷歌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
关键词:谷歌、温室气体
7月2日,谷歌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但数据并不乐观。该公司透露,过去五年来,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近50%,而人工智能的大量能源消耗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作用。目前看来谷歌距离实现203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谷歌的报告将这一增长主要归咎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和供应链排放量的增加”。简而言之,而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源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谷歌的人工智能搜索摘要需要消耗的能源为标准谷歌搜索的十倍。该公司指出,虽然其总排放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低于过去两年。


来源:谷歌

7.为满足人工智能电力需求,美国科技公司抢占核电资源
关键词:人工智能、核电资源
美国科技公司正抢占核电资源以满足AI行业不断增加的电能需求。目前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核电站所有者正与科技公司就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展开谈判。核电是美国目前较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而科技公司愿意为全天候不间断的电能供应支付溢价。核电数据中心实现了市场中最可靠的商家与最具支付意愿的客户的匹配。由于不需要新建基础电网设施,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并减少输配电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据《华尔街日报》7月1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即将与美国联合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一项直接供电协议。后者是全美最大的核电站所有者。今年3月,亚马逊子公司曾以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核电数据中心。

来源:澎湃新闻

8.主要科技公司在监管文件中承认人工智能风险
关键词:人工智能风险
在最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系列文件中,包括微软、谷歌、Meta和英伟达在内的主要科技公司都强调了与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相关的重大风险。微软对人工智能表示乐观,但警告称,糟糕的部署和开发可能会给公司本身带来“声誉或竞争损害或责任”。它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其产品中的广泛整合的潜在风险。该公司概述了几项担忧,包括有缺陷的算法、有偏见的数据集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的有害内容。谷歌提交的文件反映了微软的许多担忧,凸显了其人工智能工作不断演变的风险。该公司发现了与有害内容、不准确性、歧视和数据隐私有关的潜在问题。
来源:CryptoSlate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编

上述信息均根据原文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往期回顾

AI周报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43期

AI周报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42期

AI周报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41期

主理人丨刘典

编辑丨卢的
排版丨须嘉慧
终审丨梁正 鲁俊群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