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中国发展出版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梁正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梁 正 主编
中国发展出版社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以及加拿大学者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此前大家预测的物理学奖热门领域(如凝聚态物理或量子物理)最终都没有获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虽然诺奖委员会强调:“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利用物理学工具开发出当今强大机器学习的基础方法。”但还是有网友感慨:“物理学(奖)不存在了。”


近几年,人工智能(AI)迅速崛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潜藏着巨大风险。

《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一书中指出,前沿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体现在多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在电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欺诈检测、客户服务等方面,但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推荐系统偏见和滥用、欺诈检测不足等风险也随之而来。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制定治疗规划等工作,但诊断误差、泄露隐私和安全、歧视偏见等风险也应引起重视;医生在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也有可能退化。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估等方面,也可能引发学术诚信危机、冲击应试教育、引起师生关系异化、导致学生过度依赖、产生知识盲区和信息茧房、重塑教育生态、形成数字鸿沟、威胁学校秩序、影响学生就业等问题。

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为研究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时间成本,但也对科技伦理构成了挑战,使人文社科内涵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知识生产关系和模式,导致技术依赖等问题。

整理/李欣桐,摘自《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一书,部分文字节选自《北京科技报》)

图书简介

《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一书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担任顾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担任主编。
本书在解读前沿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呈现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最新发展动态,以生动案例展现“人工智能+多场景”的价值前景,识别其在技术开发、部署和应用中产生的风险挑战,并对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现状与挑战,提出构建前沿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范式,力求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有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和有益参考。

目 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读懂前沿人工智能
一、前沿人工智能:从 ChatGPT 到 Sora
(一)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内涵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功能
(一)前沿人工智能的特征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功能
三、前沿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局限
(一)前沿人工智能的优势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局限
第二章 前沿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一、前沿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一)数据要素发展现状
(二)算力要素发展现状
(三)算法与模型发展现状
(四)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概况
(一)前沿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现状
(二)前沿人工智能的商业部署现状
(三)前沿人工智能的产业变革趋势
三、前沿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
(一)功能性应用场景
(二)水平领域应用场景
(三)垂直领域应用场景
四、“人工智能 +”行动的产业实践
(一)人工智能 + 工业
(二)人工智能 + 政务
(三)人工智能 + 教育
(四)人工智能 + 金融
(五)人工智能 + 医疗
第三章 前沿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
一、风险分类的标准
二、基于技术本身的风险
(一)数据隐私泄露
(二)算法歧视和偏见
(三)内容谬误
三、基于技术开发的风险
(一)数据产权问题
(二)心理问题
(三)环境问题
四、基于技术应用的风险
(一)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公平
(二)知识产权纠纷
(三)深度伪造
(四)意识形态渗透
(五)引发失控风险
(六)威胁国家安全
第四章 前沿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
一、前沿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国际对比
(一)美国前沿人工智能治理模式
(二)欧洲前沿人工智能治理模式
(三)其他国家前沿人工智能治理模式
(四)对中国人工智能治理的经验启发
二、前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形成基础:前沿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国际性共识
(二)面临挑战: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国际分歧
(三)建立国际治理体系的切入点: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平台
(四)中国参与前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第五章 前沿人工智能的治理体系构建
一、概念与逻辑——如何认知人工智能治理
(一)人工智能治理的定义
(二)人工智能治理的多元层次与视角
二、协同与敏捷——如何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一)国家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治理困境
(二)两条腿走路:发展与治理的平衡
(三)行动协同: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四)模式构建:推动完善敏捷治理
三、历史与超越——应对人工智能治理的新变化
(一)我国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的范式变革
(二)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范式超越
附录:2023 年人工智能大事件回顾
一、中国大模型篇
二、中国 AI 政策篇
三、国际治理篇
四、科技巨头篇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中国发展出版社”,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