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0月18日整理)原创报告(共182页)

说明:欢迎行业人士交流、简历委托,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备注“称呼+所在公司+职位”或者“已加入星球”(非备注,不添加);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Anna_J100)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正文:

11月9日,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Sanctuary AI】(旗下人形机器人Phoenix已更新至第七代)在官网宣布公司内部领导团队重大变动消息:公司创始人兼CEO Geordie Rose辞去CEO职务,董事会已决定将由公司首席商务官James Wells 担任临时CEO。

Geordie Rose最近一次亮相可追溯到今年7月份,接受媒体访谈并表示:Sanctuary AI将很快部署第一批1000台人形机器人。

当时背景是,7月22日(美东时间),马斯克在X平台上表示:公司计划于明年实现Optimus机器人的限量生产,但初期产量较低(可能意味着2025年产量应该远低于原计划1000台),仅供特斯拉内部使用,预计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生产,以供其他公司使用。

同时,创始人Geordie Rose接收采访后在X平台回复网友时,疑似透露公司将放弃双足,改走轮式路线;具体表示:双足人形机器人是愚蠢的,任何支持他们的人都没有花超过5分钟思考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工作都更适合在轮子的环境中完成;将人形机器人设计成双足是愚蠢的、严重限制能力、天生不稳定、零优势。

之前小编曾写过一篇有关于Sanctuary AI申请的最新专利,给人形机器人加轮盘: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Sanctuary AI」要给旗下机器人Phoenix加轮盘!

图片来源:US 2024/0109612 A1

回到创始人Geordie Rose采访时表示:Sanctuary AI将很快部署第一批1000台人形机器人;小编认为大概率将是轮式仿生机器人,而不是双足。

距离Geordie Rose宣布千台量产计划已接近四个月,目前【Sanctuary AI】没有任何量产消息透露;小编揣测,创始人Geordie Rose离职大概率和量产进展不顺有关。

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是双足人形机器人企业[Agility Robotics]也因商业化进展原因出现创始团队大震荡;今年3月份,公司联合创始人Damion Shelton卸任CEO,改任总裁,由自高通和微软的Peggy Johnson接任CEO,加速推进公司商业化进程,同时还外聘两名首席技术官和首席战略官;后续公司于6月 ,与著名物流合同公司【GXO】宣布签署了一份多年期协议,开始在 GXO 的物流运营中部署 Digit,实现真正商业化

接下来我们聊一下[Sanctuary AI]及旗下人形机器人Phoenix商业化进展:

公司层面:

Sanctuary AI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创始人Geordie Rose曾是量子计算明星团队D-Wave的创始人,以及明星机器人公司Kindred的核心员工;目前总融资额超过1.4 亿美元(2024年7月3日,完成最新一次融资,来自于BDC Capital和 InBC基金;今年已完成两次融资)

产品及技术层面:

2024年4月,Sanctuary AI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Phoenix已更新至第七代(第六代,被时代周刊评为2023年的最佳发明),搭载自研Carbon人工智能系统赋予Phoenix 类人智能及泛化能力,现阶段已可以自主工作,其手臂及灵巧手(具备20个自由度)灵敏度均走在行业前列;

据公司介绍:Carbon融合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行动,具有可解释、可审查的推理能力,负责规划任务和运动计划,使得Phoenix能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2024年5月,与Microsoft建立合作关系,加速通用机器人的AI研究和开发;公司官网表示:此次合作将在我们实现“大型行为模型”(LBM) 方面发挥作用,该模型通过使系统能够理解和学习现实世界的经验,将AI置于物理世界中。此外,Sanctuary AI也与英伟达建立合作关系。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3月,公司官宣与加拿大轮胎公司 (CTC) 合作,并在CTC完成了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部署,在CTC旗下商店进行的为期一周的试点;据该公司透露,这款机器人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110项与零售相关的任务,包括挑选、包装、清洁、标记、贴标签、折叠等;

  • 2024年4月,公司宣布与麦格纳国际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扩大合作,该公司计划为麦格纳的汽车零部件工厂配备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计划明年将 Phoenix 机器人部署到麦格纳工厂的实际制造环境中;

硬件设施:

与麦格纳国际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公司后续计划让麦格纳在未来根据合同批量化生产 Phoenix 机器人,创始人Geordie Rose曾明确表示,后续不会搭建工厂生产,专注产品研发,生产会有合作伙伴负责(与外部制造商合作)。

整体而言,【Sanctuary AI】在技术、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进程层面都领先于大部分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甚至走在行业前列。

国内拥有全球最多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且都是初创公司,且多是学院派教授创业团队,本身工程化思维极弱,样机零部件目前都是外包商来做,自己进行组装,而且教授创始团队都属于兼职状态,更像是校外研究所;小编有个疑问,后续随着融资继续推进,众多投资机构会继续允许教授团队以非全职状态管理公司吗?

... ... ...

接下来,小编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近期精选文章:

1、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

2、国内80+人形机器人创企,商业化进展为零!!!

3、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4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5、浅谈,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6、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最好结局可能是被收购!!!

7、北京、上海,争当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第一城”!

8、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9、人形机器人Iron来袭!取代「小米」,「小鹏」正式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10、人形机器人构型之争:五指灵巧手 or 夹爪

11、近40款人形机器人亮相:谈商业化,为时尚早!谈量产,纯粹“噱头”!!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