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2024年,OpenAI全球事务主管克里斯·勒哈恩在华盛顿的一场智库活动中,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涉及AI产业发展的提案。提案不仅反映了美国AI行业面临的技术瓶颈和资源制约,也凸显了OpenAI等企业在中美科技竞争格局下的战略考量。






目录








Part1  提案的核心诉求




Part2  OpenAI以往的核心声明与立场




Part3  特朗普政府的可能态度




Part4  对产业的长远影响




Part5  结论





一、提案的核心诉求


01

建立监管较少的特别经济区


OpenAI建议建立特定区域,放宽对AI新项目的规划、许可和支付限制。这一诉求旨在通过简化行政流程,激励AI领域的创新企业开展实验性研发和产业化落地。这种特别经济区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科技特区”,将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允许更高效的AI项目开发和落地,在政策红利的吸引下能够快速吸引资本和人才聚集。OpenAI希望通过减少监管阻力,推动更具风险性的AI应用研发,进而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图源:TECHSTORY


02

强化基础设施支持


提案提出与美国海军合作建设小型核反应堆,以解决AI数据中心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此外,还建议通过“国家输电高速公路法案”升级美国老化的电网和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并投资新能源技术以支持AI模型训练。当前,AI研发的高耗电特性已成为行业瓶颈。面对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能源支出,企业的发展速度受限于基础设施的不足。提案试图以长远布局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为AI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03

推动“北美契约”国际合作


OpenAI提出“北美契约”计划,旨在加强美国与盟友之间在AI领域的合作。这包括促进资金流动跨国专业人才交流关键物资贸易自由化整合资源人才流动,优化美国及其盟国间的技术共享,构建更紧密的区域创新网络。OpenAI特别强调,美国需要借助国际合作来增强经济实力,确保在AI竞赛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一诉求表明,OpenAI已将AI行业的发展放在全球视野中,并将中美竞争作为提案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提案还强调了AI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认为政府投资对维持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OpenAI以往的核心声明与立场


OpenAI自2019年起以“确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为使命,强调开放合作推动技术进步。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战略逐渐调整以平衡扩展和安全。2023年,OpenAI收紧了API访问权限,以应对技术滥用的风险,同时强化对算力这一AI核心资源的关注。特别是GPT-4模型的发布,凸显了其对高效计算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的高度依赖。此外,OpenAI在多次声明中提到,中国在AI领域的崛起对美国构成了技术竞争压力,这也促使其CEO山姆·奥特曼在国会呼吁政府加强对AI发展的政策支持。


Chris Lehane  图源:Q BERLIN


与OpenAI之前的表态对比,克里斯·勒哈恩的2024年提案提出了更具体、更综合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美国AI产业的以下关键瓶颈


1. AI模型的开发和部署依赖于高性能计算,要求大量先进芯片和持续运算支持,这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资源。训练一个先进的生成式AI模型可能耗费数百万美元,仅电力成本便是主要支出。然而,美国的老化电网并不足以支持这些需求,尤其是AI技术的加速应用对可靠、高效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小型数据中心和冷却系统的布局也受到基础设施限制。同时随着AI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开发新模型所需的资源投入不断增长,但成果的边际回报却呈现递减趋势。这一点从OpenAI和谷歌等公司近来的运营状况中得以体现。尽管这些公司继续推出新型AI工具,但开发周期的延长和技术的复杂化使得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2.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近年来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和AI技术,以维护其全球科技领先地位。这些举措加强了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技术分工的断裂进一步抬升了AI企业的开发成本。同时,复杂的监管环境与企业对灵活政策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阻碍了某些高风险项目的试验和推进。



图源:网络



三、特朗普政府的可能态度


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其对经济和科技产业的优先关注预示着AI行业可能迎来政策新机遇。从竞选期间的表态以及对OpenAI提案核心诉求的考量,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 支持减少监管和激励创新

特朗普一贯主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以促进经济增长。在他的第一任期内,推出了多项减税和放松监管的政策,助力美国企业发展。对于OpenAI提议的特别经济区,特朗普政府可能持积极态度,并将其视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特朗普曾表示,过度监管“阻碍了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2. 基础设施升级或获优先支持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谈及AI对能源需求的激增。他认识到,为了在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美国需要大幅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并投资于老化电网的更新换代。这一立场与OpenAI提案中的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建议高度契合。此外,特朗普在其首次总统任期内曾多次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他可能会支持“国家输电高速公路法案”的部分内容以回应行业需求


3. 国际合作态度复杂

对于“北美契约”这样的国际合作倡议,特朗普政府可能表现出一定的保留态度。尽管该提案强调了与盟友合作的重要性,但特朗普政府以往在国际事务中更倾向于单边主义优先考虑“美国优先”的利益。例如,在其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多次削减国际援助预算,并退出多边协定。因此,虽然特朗普可能会接受部分跨国合作的建议,但会要求确保美国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加大对盟友的技术管控力度


图源:网络



四、产业的长远影响


降低开发成本并提升行业效率


降低AI开发成本并提升行业效率的关键之一是解决能耗问题,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能耗需求。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数据中心相比于传统数据中心对于电力的高需求可能对传统电网造成巨大压力,迫切需要更稳定的能源供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因其灵活性和较低的运行成本,成为核能支持AI开发的首选技术之一。SMR的设计可以在靠近数据中心的小范围内运行,提供稳定、低碳的电力,并显著减少建造和维护成本。


若特别经济区和能源基础设施计划得以实施,AI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例如,稳定且低成本的核能供应将为高性能计算提供持续支持,解决目前高电价和电网效率低的问题。这不仅会推动美国AI企业的技术突破,也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目前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已与多家核能开发商签署协议,投资于超过5GW的SMR项目,以满足其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谷歌也与核能公司合作采购大量核电力,用于支撑其全球数据中心运营。这样的实践表明,SMR不但能满足AI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还能够提升能源安全性,同时降低长期用电成本。


SMR的优势在于其部署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例如,与传统核电站相比,SMR的占地面积更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更低,因此获得了更多社区和政府的支持。同时,利用SMR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目标。欧洲与北美已经开始在数据中心和核能技术之间建立更多协作模式,显示出这种能源转型在未来的广泛潜力。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 图源:网络


促进技术生态的协同发展


北美契约的构想旨在优化区域内的资源分配与技术协作。若实施得当,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高效,推动整个区域成为全球AI的创新中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技术的地缘政治化,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促进技术生态协同发展是OpenAI提案中“北美契约”构想的核心目标之一。该提案希望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和技术协作,使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高效,从而将北美地区塑造为全球AI创新的中心。从国际背景来看,技术主权的概念正主导AI相关政策,尤其是在美、中、欧三方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突出。美国和欧盟通过《芯片法案》等政策加速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建设,旨在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这种主权化”趋势强化了技术生态的区域性,但也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和技术脱钩”的风险。


在技术地缘政治中,北美若以"契约"形式统一行动,可能会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并有助于抵御其他技术强国的挑战。类似的跨国合作机制(如欧盟内部协调AI和数据治理的努力)已经显示出如何通过技术统一性来提升区域创新力。然而,这种策略同时也限制了更广泛的国际协作潜力:由于中美科技脱钩愈演愈烈,全球AI领域的技术分化趋势愈加显著,削弱了AI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潜在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契约”如果过于注重区域利益,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边缘化,最终限制全球技术共享的潜能。为了避免这一点,政策需要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保持国际开放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更大范围的技术繁荣,同时避免“技术冷战”的进一步升级。




五、结论


OpenAI提案反映了美国AI行业在技术竞争加剧背景下的紧迫性,同时也揭示了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改善的关键点。从长远来看,该提案有望通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和提升效率来增强美国AI的全球竞争力。然而,这一进程中仍需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确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符合可持续性原则


上述信息均根据相关新闻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主理人丨刘典
编辑丨郭凌旭
排版丨须嘉慧

审核丨梁正 鲁俊群


关 于 我 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