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0月整理)原创报告(共182页)
正文:
11月13日,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宣布公司再获商业化重大突破,公司与全球知名、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和协议,舍弗勒对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外,双方签署一项协议,舍弗勒计划从Agility Robotics购买大量人形机器人,用于整个舍弗勒全球工厂网络。
舍弗勒公司首席运营官 Andreas Schick 表示:人形机器人将融入到整个工厂,提升自动化运营;计划到2030年,将在舍弗勒全球100家工厂组成的全球网络中部署大量人形机器人。
有关[Agility Robotics]商业化成功剖析,查看往期文章:1.5亿美元融资后,又获新订单,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做对了什么!!
11月19日,全球估值最高、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公司【Figure AI】展示与汽车巨头【宝马】最新合作进展,旗下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在生产线上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机器人组成自主舰队,依托端到端技术,速度提高了400%,执行任务成功率提升了七倍。

11月20日,资深游戏玩家、世界首富马斯克边玩游戏边接受采访,涉及AGI、人形机器人Optimus、猫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
谈到Optimus,马斯克表示: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真正开启下一阶段的技术突破等等。
国外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专注于商业化,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专注于搞融资,感觉各公司创始人主要工作就是拉融资、跑论坛、各种宣传,小编往期有写过一篇文章: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PR团队最忙!!!
回到国内:
10月14,[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并表示已进入比亚迪工厂执行搬运任务实训,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协同作业,助力实现室内外物流场景的无人化和规模化商业落地;但目前展示具体协作方式。
11月5日,优必选携手旗下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亮相2024亚洲上海国际物流展,正式发布了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Wali瓦力工业移动机器人T3000与L4级无人物流车Chitu赤兔的无缝协作,实现了从分拣、搬运到配送的室内外一体化的全自动流程,帮助客户打通了场内物流的最后10米,完成无人物流的真正闭环。
需要普及一个概念,战略合作并不等于售卖,仅仅作为一个试点,试点又可认为是场景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且部署人形机器人数量从未有厂家透露,抛去数量的合作公告本身就是一种炒作;若深究数量,大概率是个位数(不超过5个)。
小编视角:并不看好优必选,作为老牌且已上市的成熟机器人企业,想要抛弃沿袭多年的本田Asimo路线,太难了,毕竟巨轮难掉头。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近期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虽然国内投资市场表面上火热,人形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仔细观察会发现,行业内大多数还停留在“Demo”阶段,能真正落地商用的非常少,要建立起大规模生产的供应链体系,这投入可不是小数目。即便当前许多机器人企业比如[智元机器人]等在融资后宣布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但实际来看,大部分量产主要集中在面向科研、高校等研究机构,距离真正的规模化应用仍然遥远。
11月6日,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小鹏Iron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Iron来袭!取代「小米」,「小鹏」正式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马斯克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多少投入,才能做好人形机器人,但曾多次表明:人形机器人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并表示,特斯拉拥有生产能力、工程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能力,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所有必要条件的公司。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整体而言,特斯拉Optimus进展并不顺利,目前Optimus官网页面至特斯拉“We,Robot”为主题的发布会后已换成ToC家庭场景;甚至有媒体透露: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前已经生产数百台,单台造价超10 万美元,但还不到可以上产线工作的状态,目前只能用来采集数据、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
详细分析,查看往期文章:拐点!特斯拉Optimus已悄然转向ToC家庭场景
近日,马斯克更是打破往期大家普遍看法,既软件算法是目前影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首要难点,表示:“迄今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改进Optimus的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构建复杂的供应链,以便能够大批量生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马斯克逐渐淡化商业化时间和初期量产数量。
一位接触过特斯拉团队的投资人说,整个自动驾驶需要面临的技术复杂度还远不如人形机器人的一只手;人形机器人虽发展多年,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引起资本追逐,其实是在2023年;特斯拉Optimus首次亮相是在2022年10月,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也基本都在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形机器人真正意义上发展才短短两年,然而自动驾驶已发展近7年,目前仍没有达到预期;而作为技术更为复杂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意味着需要更长周期来实现商业化。
小编有看到诸多顶级VC机构合伙人访谈,普遍都认为人形机器人是长周期赛道,短时间无法实现批量商业化,现阶段更关注团队配置和能力体系搭建。随着国内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忽视技术过度炒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接连宣布量产时间,值的我们停下来想一想,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是不是过度操作?
全球范围内,国内拥有最多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据小编团队最新整理报告,国内企业数量已超100家,其中初创企业占比5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拥有最多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而真正实现商业化突破的为零(类似优必选与主机厂建立合作,旗下Walker S进入车间试训)。
-
本次着重盘点一下国内人形产品商业化近况(从实际买入方展示,不看企业宣传):
Top 1:宇树科技 -Unitree H1(科研院校场景,全球商业化王者)
2023年8月,公司宣布Unitree H1可预订采购;
宇树科技依托旗下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产品,是当前To G场景王者;2023年8月,H1开启预订采购后,获得多起科研院校订单,目前有展示宇树人形机器人H1产品的买方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UCSD)、麻省理工学院(MIT)、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等;目前ToB场景还仅限于AI公司,目前有展示H1的买方有:英伟达、具身大模型初创公司Skild AI,据知情人透露,OpenAI也有采购。随着9.9万起售的中型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发布,会进一步巩固在To G场景优势,但随着更多玩家切入(如卓益得旗下X02-lite、众擎机器人旗下仅售3.85万SA01)。
[宇树科技]是目前少有的通过销售旗下双足人形机器人实现营收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双足机器人出货量最多企业,尤其是海外市场是,据官方透露销售量已超过百台。
但目前仅仅是针对科研场景 纯粹的卖硬件本体,更多原因是产品先发和供应链价格优势,后续产品难以起量;现阶段宇树科技也在寻求工业场景突破,蔚来车间有放置一个H1和一个四足机器人Go1,但多是展示作用,并没有实际运用。
目前Unitree H1 和 G1可以摘公司官网和京东上直接下单购买,这也意味着ToC场景买家可以直接购买,但仅是大玩具,没有实际价值,适合机器人爱好者。
据斯坦福大学HumanPlus项目团队,公布项目BOM清单清单,其中购买Unitree H1价格为8.99万美元。
Top 2:傅利叶智能 -GR-2(同宇树一样)
2023年9月26日,公司宣布GR-1于开启预售;
现阶段GR-1产品销售对象也主要针对科研院校,目前有展示GR-1产品的买方有:UCSD、MIT、英伟达、具身大模型初创公司Skild AI等;目前商业落地场景和宇树一致,官方透露,已销售百台。
Top 3:优必选 -Walker系列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2021-2023年,优必选Walker人形机器人累计卖出了10台,收入共计5980万元;
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目前属于战略合作阶段;截至今日,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等汽车企业,3C企业富士康、物流企业顺丰,健康医疗领域麦迪斯顿在内多家企业合作。
公司并表示:目前已获得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将于今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交付。但是单纯从2024WRC现场演示视频来看,目前谈商业化为时过早。
-
有与企业侧建立战略合作,但现阶段购买方并没有展示:
Top 1:乐聚机器人 -“夸父”系列
-
2023年12月,乐聚与海尔机器人达成了战略合作; -
2024年3月,乐聚与海尔机器人联合展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服务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
2024年5月,中国移动携手乐聚,共探“AI+产品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
2024年6月,乐聚机器人与江苏亨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4年3月,临港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达成了采购机器人产品的意向协议; -
2024年5月10日,与「均普智能」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伙人兼营销副总裁姜青松会后接受采访表示:预估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今年发货量约200台,轮式人形机器人远征A2-W则在100台左右,其他型号暂未安排发货计划;并表示:订单数量是够的,具体发货量还要看我们的产能。
2024年6月,与新加坡SIMPPLE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宣布有多起订单待交付,却没有展示战略合作或购买方声明的有:
-
「天链机器人公司」携旗下人形机器人T1参加2024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公司称:“收获多份订单”;
-
「开普勒机器人」CEO胡德波介绍现在全球意向订单大概在数百台,已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卓益得机器人」目前产品到达小批量试产阶段,有多所院所已经成功排单交付;
近期精选文章:
4、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5、1.5亿美元融资后,又获新订单,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做对了什么!!
8、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9、自研、投资、战略合作,「宁德时代」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梳理
10、盘点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乱象:为什么人形机器人企业大多在中国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