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2月11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AI Action Summit)在法国首都巴黎闭幕。峰会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AI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获法国、中国、印度、欧盟在内的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但美英无签署这声明,引发各界关注和讨论。此次峰会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举办,是继2023年在英国举行的全球AI安全峰会和2024年在韩国召开的AI首尔峰会后的又一次重要峰会。作为东道国之一,法国期待峰会实现三大目标:推动AI的全球治理,寻求更开放和多元的国际合作模式;提高法国在全球AI领域的影响和地位,努力缩小与中美的差距;及推动法国国内AI生态建设。从法方设定的目标来看,此次峰会确实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首先,此次峰会发布的《声明》得到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联署,充分展示了法方在AI国际治理方面的观点和立场。二是法方宣布未来几年内对AI项目投资总计1090亿欧元,希望通过峰会调动国内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AI发展和治理的赛道。三是法国同印度共同合办此次峰会,中国也派出高级别官方代表团与会,可以说法方通过此次峰会团结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峰会的主题设置和会后声明中,也有效反映了全球南方国家在AI发展与治理方面的关切,包括AI的包容、可持续发展等。《声明》联署的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里,发展中国家占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峰会也引发美英等国的强烈不满。美英拒绝签署《声明》,英国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解释不签署原因,否认追随美国立场。一些专家认为,《声明》偏离了前两届AI安全峰会的轨道,提出公共利益AI、未来工作、创新与文化、AI信任构建和全球AI治理五大主题,严重稀释AI安全主题;峰会太多关注推进法国在AI方面的商业利益,而非聚焦更紧迫、重要的AI风险问题,包括AGI(通用人工智能)风险等。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I与基础交互研究中心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Max Tegmark在X平台公开批评,《声明》完全忽视了在英国AI安全峰会上达成的有关比人类更聪明AI系统的科学和政治共识,呼吁各国不要签署声明。此外,法国AI峰会呼吁更开放和多元的国际合作模式,而这不同于前两届峰会所倡导以西方「小圈子」为主导的AI安全治理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英原来主导的AI治理轨道,因此受到一部分国家抵制和批评。如何平衡AI的监管与发展,也是此次峰会争议焦点,各国在这一问题有不同理念和思路。比如此次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闭幕式发言中,公开批评欧盟的AI监管政策,称「一些外国政府正在考虑对开展国际业务的美国科技公司实行监管,这令特朗普政府感到不安,美国不能也不会接受这一点」。他的讲话,或标志着美国政府一改拜登政府在AI监管上部分寻求与欧盟合作的态度。在可预见的将来,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主张放松对AI公司的监管,将与欧洲在AI治理理念上的分歧愈来愈大,或将冲击美欧在AI治理上的协调与合作。此次中国政府派出高级别官方代表团出席法国AI峰会,受各方高度关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在峰会期间,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为主题的官方边会,邀请来自全球AI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加大AI安全合作,推动建立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AI国际治理体系深入探讨。从此次峰会各方评价来看,中国在AI技术和治理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获各国高度肯定和认可,中国成为此次峰会上发挥建设性、稳定性和积极性作用的重要力量。2023年10月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呼吁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2024年7月中国提出加强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AI能力建设。该决议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并得到140多个国家支持。同年9月,中国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呼吁各方对AI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提出通过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形式,切实落实联大加强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这些努力,都体现了中方推动全球采取共同行动的严肃认真和积极主动态度。AI是人类科学探索的产物,而科学探索本身是开放并超越国界,任何企图通过封锁、限制、分裂来取得科学技术上的优势,都是短视和愚蠢。世界需要包容、开放的AI国际治理,首先要推动各国在AI理论和实践上形成相近理念及认知;而共同的认知,需通过持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培植。此外,构建各国能参与其中的AI全球治理框架,迫在眉睫。如何平衡代表性和有效性,是AI国际治理框架需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是此次法国峰会留给未来峰会的一个未完成课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明报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