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转载自「新智元」。
- 规划 
- 工具使用 
- 记忆 




- 高浓度的主流模型(如 DeepSeek 等)开发交流; 
- 资源对接,与 API、云厂商、模型厂商直接交流反馈的机会; 
- 好用、有趣的产品/案例,Founder Park 会主动做宣传。 
01
一次搭建,
代替1亿次配置
- 开发简化:一次编写,多次集成,无需为每个新集成重写定制代码 
- 灵活性:切换AI模型或工具时,不需要复杂的重新配置 
- 实时响应:MCP连接保持活跃状态,支持实时上下文更新和交互 
- 安全性和合规性:内置访问控制机制和标准化的安全实践 
- 可扩展性:随着AI生态系统的扩展,只需连接新的MCP服务器即可轻松添加新功能 



02
什么是MCP?

- 单一协议:MCP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通用接口」,集成一个MCP意味着可以访问多个工具和服务,而不仅仅是单一服务。 
- 动态发现:MCP允许AI模型动态发现并与可用工具交互,无需预先设定每个集成的固定代码。 
- 双向通信:MCP支持持续、实时的双向通信——类似于WebSockets。AI模型既可以获取信息,也可以实时触发操作。 
- 拉取数据:LLM向服务器查询上下文信息。例如,查看你的日历安排。 
- 触发操作:LLM指示服务器执行具体操作。例如,重新安排会议、发送电子邮件。 

- 需要精细控制和高度特定、受限的功能场景 
- 追求性能优化而需要紧密耦合的系统 
- 要求最高可预测性和最小上下文自主性的应用 
架构
MCP采用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
- MCP主机:需要访问外部数据或工具的应用程序(如Claude Desktop或AI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 
- MCP客户端:与MCP服务器维持专属的一对一连接 
- MCP服务器:轻量级服务器,通过MCP协议提供特定功能,连接到本地或远程数据源 
- 本地数据源:MCP服务器安全访问的文件、数据库或服务 
- 远程服务:MCP服务器访问的基于互联网的外部API或服务 





应用场景
- 使用传统API需要为Google日历、电子邮件、航空公司预订API分别编写代码,每个都需要单独的认证、上下文传递和错误处理逻辑。 
- 使用MCP则容易得多,AI助手能够无缝地检查日历可用时间,预订航班,并发送确认邮件——所有这些都通过MCP服务器完成,无需为每个工具单独开发集成代码。 
- 使用传统API需要手动将开发环境与文件系统、版本控制、包管理器和文档系统集成在一起。 
- 而使用MCP,开发环境将通过单一MCP协议连接这些服务,实现更丰富的上下文感知能力和更智能的代码建议 
- 使用传统API需要手动管理与各个数据库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连接。 
- 使用MCP AI分析平台能够通过统一的MCP层自动发现并与多个数据库、可视化工具和模拟系统进行交互。 
快速入门
- 定义功能:明确规划MCP服务器将提供哪些功能 
- 实现MCP层:遵循标准化的MCP协议规范进行开发 
- 选择传输方式:在本地传输(stdio)或远程传输(服务器发送事件/WebSockets)之间选择 
- 创建资源/工具:开发或连接MCP将要交互的特定数据源和服务 
- 设置客户端:在MCP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建立安全稳定的连接通道 
03
MCP用例爆发


Cursor+MCP梦幻联动,即可迅速构建出客户需求的功能,全程无需人类干预。
对于码农来说,又是效率的一次极致提升。AI不仅能帮你写代码,还能自动完成从需求分析到功能上线的全流程。
客户通过Slack发送功能需求,Cursor自动读取消息、构建功能,并创建Pull Request




https://norahsakal.com/blog/mcp-vs-api-model-context-protocol-explained/
https://x.com/AtomSilverman/status/1898148065896546385

转载原创文章请添加微信:founderparker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