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建议书强调,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逐步接近实际应用,美国需要在制度层面、国际合作、数据治理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布局,以维持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文件提出,人工智能不仅关系到经济转型和社会效率的提升,也与国家整体竞争力、数字经济生态构建密切相关。
OpenAI在文中明确支持政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线,提出要鼓励创新、保障技术安全、推动行业自律,同时维护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话语权。建议书还从监管协调、出口策略、版权制度、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政府采购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框架。

在这份建议书中,OpenAI反复强调“自由”“民主”“开放”等关键词,体现出其对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制度性思考。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价值体系和政策方向的体现。OpenAI呼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工智能在可控、安全的前提下释放积极效应。
文件指出,美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全球拥有广泛用户基础,并已积累了数以亿计的使用案例。OpenAI将“推动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保障使用者的选择权”视为其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企业主张政府建立清晰、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为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和数据利用提供空间,避免过度复杂的监管制度妨碍行业进步。
建议书也提到,当前一些国家正在加快人工智能的政策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意图扩大技术覆盖范围、输出其模型和标准。面对这一变化,OpenAI认为美国有必要从制度安排出发,巩固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优势,包括完善出口规则、加强数据治理、防范外部干扰等。
此外,该文件还提出一项核心观点:政府在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时,应该重视年轻群体的认知结构与使用行为。数据显示,美国18至24岁年轻用户已成为AI应用的主要使用者。OpenAI据此提出,应以开放、普及为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中的系统性应用,增强新一代劳动力的适应能力。
总的来看,OpenAI希望借由此次建议,推动构建一个以“制度简洁、技术自主、规则透明”为特点的发展环境,使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多依赖于市场机制和社会反馈,同时减少行政干预带来的不确定性。
OpenAI在建议书中对美国当前人工智能监管环境表达了明确关切。其核心观点是,当前“州层面多头立法”正带来制度碎片化风险,可能削弱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截至2025年3月,全美各州已提出超过780项AI相关法案,其中不少内容具有重复性、不一致性,甚至对AI模型的技术开放程度提出限制。
对此,OpenAI建议联邦政府应在国家层面设立统一的监管框架,通过“联邦优先权”(Federal Preemption)机制为AI企业创造清晰、可操作的发展环境,并以此形成国家层面的技术战略合力。
建议中的“监管统一机制”核心内容如下:

OpenAI强调,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监管不应走向极端。过度依赖立法控制模型行为可能抑制创新,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形成。建议书倡导建立“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有序放权,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议书还特别指出,监管政策应为初创企业预留合理空间。过高的合规门槛和模糊的责任划分机制,容易使技术初创者处于劣势,进而削弱整体行业活力。


OpenAI认为,美国现有的“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为AI发展提供了灵活空间,允许模型在不复制原始内容的前提下从中提取语言结构与逻辑模式,从而形成新的生成能力。该原则已在过去多个科技革命阶段被广泛应用,如搜索引擎、推荐系统、机器翻译等领域。
OpenAI明确表示,其模型不会向用户提供受版权保护内容的复制品,而是从中提取规律进行重组。这种方式既不损害原始作品的商业价值,也有助于推动内容多样性与语言模型能力提升。

OpenAI指出,若未来版权制度朝着严格许可制倾斜,尤其在国际范围形成壁垒,美国AI企业将在数据可获得性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开发者却可能在不受约束的前提下,利用类似数据资源继续训练模型。
OpenAI在建议书中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1. 明确AI训练属于合理使用范畴,对具有社会价值的模型研发给予法律豁免;
2. 推动政府主导的数据资源开放,如将公共档案、科研数据、教育内容等转换为AI可用格式;
3. 参与国际规则谈判,防止某些国家试图将本地严格版权制度外溢为国际标准;
4. 动态监测版权相关诉讼与政策变化,在关键案件中由联邦机构适时表达立场,保护创新环境。
在《AI行动计划建议书》中,OpenAI明确提出,构建面向AI时代的基础设施,是维持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根本保障。这一战略不仅包括数据中心与算力平台的建设,还涉及电力输送、芯片产能、专业人才培养等关键要素,其目标是形成一个具备韧性、效率和扩展性的“AI新型工业体系”。
OpenAI认为,当前全球资金已广泛流向人工智能领域,美国若不能迅速吸纳并引导这些资源投向国内实体建设,可能在下一轮技术跃迁中丧失主动权。相比之下,中国等国家在推动“国家级AI基础设施体系”方面节奏更快、政策力度更强,已经初步形成一定优势。
OpenAI提出的基础设施战略重点内容如下:

此外,OpenAI还提出,可以考虑与美国传统工业优势州(如德克萨斯、俄亥俄等)联动,打造“行业+AI”的区域协作平台。例如,在农业州建立“AI+农业数据”试验区,在能源州推广“AI+电网调度”模型训练中心,以实现AI能力在关键行业的深度融合。
建议书强调,构建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不能仅依赖市场推动,更需在政策设计上具备战略视野和优先级排序。这既是产业升级的物质基础,也是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变量。
OpenAI在建议书中明确指出,尽管美国民间AI企业发展迅猛,但联邦政府自身在AI应用上的推进速度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采购机制复杂、测试合规流程冗长、安全许可标准过高等方面,已成为限制政府自身采用先进技术的重要障碍。
为了加快政府机构引入AI的效率,OpenAI提出了系统性的改革建议,旨在重塑政府作为“首位应用者”的能力。
建议书提出的政府AI应用体系优化路径如下:

OpenAI指出,政府作为AI发展中最具战略需求的“买方”,应当在资源配置、标准制定和试点应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尤其在国家安全、医疗、司法、税务等领域,AI系统的部署可以大幅提升处理效率与应急能力。
同时,OpenAI建议联邦政府制定年度AI使用评估报告,对各部门的部署进展进行公开披露,推动透明性和绩效导向的技术引入机制。
建议书还特别强调,应推动形成“政府—企业—实验室”三方联动机制,实现研究、测试与场景落地的快速衔接,避免因各自为政导致的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
OpenAI此次向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提交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建议书》,本质上不仅是一家技术企业对国家政策的回应,更是美国科技界在当前地缘竞争格局下对“制度性战略调整”的集体表态。文件所反映的,不只是模型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或数据治理层面的技术性问题,更是围绕人工智能主导权、规则制定权和技术扩散能力的系统性考量。
可以看出,美国在进入AI关键发展期后,正逐步推动从“企业引领”向“国家主导”的战略升级,而OpenAI作为当前具有代表性的AI技术提供者,正扮演着技术-政策之间的桥梁角色。
审核丨梁正 鲁俊群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文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