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集体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利用中国的体制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的自主创新、产业应用和国际合作,同时加强相关监管和治理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出了加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全球治理框架的建设。这些措施将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在全球AI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刘典”)


要点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表明人工智能对于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一个前沿技术,更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中国要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攻克核心技术,确保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先机。
核心战略要点:
强调“自立自强”和“应用导向”,即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尽管技术依赖外部资源,但中国应注重自主创新和应用推进,避免过度依赖外部技术。
加强基础研究,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AI生态。
习近平提到,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从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尤其是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需要集中力量攻克这些“卡脖子”问题。
发展重点:
核心技术突破:大力发展自有的AI软硬件系统,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特别是在基础软硬件架构上,中国必须拥有自主控制权。
科研范式变革:以人工智能推动科研方法的转型升级,推动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双重创新。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要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相结合,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这种产业创新模式强调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推动AI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化。
重点举措:
深化产业应用:充分利用中国的数据资源和市场空间,推动AI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
构建创新协同体系:通过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的生态圈,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和产业转型的速度。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挑战也日益突出。习近平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伦理、隐私、安全等领域的难题。因此,完善AI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以及伦理准则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行动:
政策支持: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工具为AI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避免出现技术滥用和风险事件。
伦理与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制定和实施,确保AI技术的道德合规和社会责任。
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中国应在国际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球智能鸿沟的弥合,倡导在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和治理规则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国际战略方向:
国际合作:中国不仅要在国内加强AI技术的研发,还要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AI技术的共享,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提升技术能力。
全球治理框架:积极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建设,推动全球技术标准的统一,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避免技术发展不平衡。
人才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完善人才评价和职业支持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战略:
教育支持:全社会的AI教育不仅限于高校层面,还应向更广泛的群体普及AI基础知识,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职业支持与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人工智能领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总体要求: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
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
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同时,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的要求: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习近平强调,
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
要求1: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
要求2: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要求3: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习近平指出,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要求:
要求1: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要求2: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要求3: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
习近平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
人工智能政策的要求:
要求1: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做好科技金融文章。
要求2: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遇风险挑战。
要求1: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
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
要求2: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要求1: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要求2: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刘典”,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