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为了系统探究金融复杂系统的理论基础、量化识别方法、生成演化机制及风险治理路径,以更有效地认知、建模与决策,集智俱乐部联合李红刚、Brain Lucey、黄书培、王泽、幸小云与王欣雅共同发起了“金融复杂性”读书会。
9月8日(周一)19:00将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王有贵教授开启第六期分享“复杂系统观下的宏观金融”,简要介绍了主流宏观金融学及其局限性,推出了基于系统观和科学观建立起的宏观金融新框架及其重要支撑,着重讲解了货币和债务从何而来以及它们如何决定总收入,以及债务危机的形成机制。

分享背景
分享背景
上一次的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密不可分,宏观金融学因此应运而生。宏观金融学以货币作为核心视角去理解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并对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给出建议。它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对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刻画,以存量动力学,流量动力学和市场动力学分析其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交互作用的主要特征,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链条。以此为基础分析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重要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金融系统内生的不稳定性。
货币金融学需要回答的主要基础问题
货币金融学需要回答的主要基础问题
如何提升一国经济的总收入?
货币从何而来?
借贷因何而生?
货币和债务如何影响总需求?
债务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
关键词
货币创造机制、债务动力学、宏观经济、内生不稳定性
主讲人
主讲人

王有贵,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学会(WEA)发起会员,中国经济复杂性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经济物理学年会董事会成员。致力于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进行宏观经济学和宏观金融的理论框架的重构,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系统分析。
参与方式
参与方式
参与时间:
2025年9月8日(周一)19:00-21:00 北京时间
报名加入社群交流

扫码报名(可开发票)
报名链接: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66?from=wechat
扫码参与金融复杂性读书会,加入群聊,获取系列读书会回看权限,加入金融复杂性社区,与社区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探索金融与复杂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的发展。
金融复杂性读书会
在气候风险升级、中美贸易摩擦反复与俄乌冲突持续等多重不确定性交织下,全球金融体系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复杂性,为系统探讨金融复杂系统的理论基础、量化识别方法、生成演化机理及风险治理路径,集智俱乐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李红刚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Brain Lucey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书培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泽讲师、北京林业大学幸小云副教授与北京化工大学王欣雅副教授,共同发起“金融复杂性”主题读书会,来深入探索金融复杂系统的有效建模方法与管理策略,助力在高不确定性时代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韧性。
我们将回答如下核心问题:
金融复杂性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最新热点是什么?
金融复杂性研究给传统金融研究带来了哪些突破?
如何认识当前多种风险叠加、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
如何应对和化解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
如何更顺利的发表金融复杂性的科研论文?
你将收获:
梳理金融复杂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方法论;
掌握一套理解、分析、预测金融复杂系统的量化研究框架;
掌握传统金融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领略领域前沿学者的研究体系与科研路径。

详情请见:如何有效建模金融复杂系统,做好风险管理与决策? | 金融复杂性读书会发布
推荐阅读: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