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梁正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I-AIIG



2025年9月27日,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促进科技发展:数智创新”平行专题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科研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加快开放创新生态发展”。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数智创新与治理中心、创新发展政策所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合办。

来自产业界、学术界的近三十余名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围绕“AI for Science”进行了深入研讨。华为、百度、阿里、字节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产业界推进AI4S的实践;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机构代表分享了科研界推动AI4S的实践;来自发改委、中国科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围绕数据开放、算力基础设施、科研组织模式、人才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对话。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数智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温珂研究员,副主任周城雄研究员,隆云滔副研究员共同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梁正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产业界推进AI4S的实践分享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梁正代表联合主办方——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业委员会,对各位专家莅临研讨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产业界在人工智能驱动科研的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梁正强调,纵观历史上的科技革命,产业界总是走在最前面,本次会议特别将产业界的实践分享放在前面,可谓独具匠心。

梁正指出,人工智能引发了科学研究的革命,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率提升人工智能极大的提升了科研效率,但它不是要替代科学家,而是帮科学家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二是工具赋能当前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人工智能通过异构多模态数据整合,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知识空间。在科学革命历史上,其意义毋庸置疑。三是范式变革科研智能体实践和人机协作将成为未来趋势,国务院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专门提出“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而企业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前瞻布局。

梁正认为,产业界在推动AI for Science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尊重科学研究之间的差异。人工智能不只是研究对象,还是合作伙伴,虽然它偶尔不靠谱,却很有启发意义,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优势和劣势。二是要重视科研诚信与安全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隐藏着系统性风险、幻觉等问题,产业界在推进AI4S过程中也要注重研发安全技术,为防范风险提供解决方案。三是要关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人工智能将人类引向新的大航海时代,我们要顺应全球开放科学的趋势和潮流,以科学事业发展推动国际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

2025年9月26日27日,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主题为“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建设国际一流智库”。

本届研讨会包括主论坛、五个平行专题会议和两个平行圆桌会。主论坛将聚焦智库高质量发展、国际科技合作、新兴科技治理等议题,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做主题报告。平行专题会议议题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前瞻、数智创新、未来产业,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能源安全、科技立法、粮食安全,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和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等。平行圆桌会包括智库期刊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调研点网络建设等专题。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