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369%!云栖大会这场AI治理论坛燃动全场🔥

2025年9月25日,由阿里云智能集团主办云栖大会之【负责任的AI:AI风险治理与先进安全能力论坛,汇聚全球AI领域先锋力量,以"交响乐"为喻,通过"全球治理、标准规范、前沿实践、协同共治"四大乐章,解读AI治理核心命题,沉淀兼具全球视野与落地性的实践方案。


论坛详情点击👉2025云栖大会《负责任的AI:AI风险治理与先进安全能力》论坛|重磅亮点揭秘



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战略官郑俊芳为大会致辞,为全场奠定核心基调。"我们正站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拐点。"她在开场中提到,AI早已脱离实验室的范畴,深度融入千行百业,不仅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社会运行方式,更在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从生成式AI引爆的内容革命,到大模型驱动的产业跃迁,技术的加速度令人惊叹,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清醒:技术越强大,责任越重大。"

她同时指出,全球AI治理绝非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护航行业长远发展的轨道,并呼吁以"战略的远见、务实的行动、开放的心态"凝聚共识,共同绘制"负责任AI的全球路线图",传递出"技术没有国界,责任不分你我"的协同信念。


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院士一句“AI不是替代谁,而是帮助谁”,恰似一把钥匙,精准解开了当下萦绕在无数人心中的焦虑。当“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量岗位”的论调仍在发酵,人们的恐惧早已不止于失去工作本身,更藏着被时代浪潮抛下的无力感。而王坚院士的解读,恰恰为这份焦虑找到了出口:AI的本质从不是抢占机会的“掠夺者”,而是助力成长的“赋能者”,真正的风险从非AI技术本身,而是固守成规、拒绝拥抱变化的心态。

为了更通俗地阐释这一逻辑,他举例道:“我个人的观点,有病人才有医生,医生的价值是能不能帮病人治病。”AI的价值衡量亦应如此——抛开对“替代”的过度担忧,聚焦它能提供的实际帮助,才是读懂AI的关键。

王坚院士还提到,自己近来常提及图灵的一句名言:“一个人有一张纸、一支笔,再加上一个橡皮擦,就是一台通用机器。”在人工智能概念尚未诞生的年代,图灵便已道破人类与工具的本质关系。“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人工智能也没有任何神秘之处。”他进一步解读,“这个时代的‘纸与笔’(即AI)永远无法替代大脑,但大脑若离开了这样的工具,许多创造力与可能性也无从落地。”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图灵奖得主Joseph Sifakis从国际前沿视角深度探讨AI与自治系统的融合边界及安全议题。他特别强调,传统规则的适配与落地,正是助力AI作出更负责任决策的关键支撑。



AI治理的落地,离不开标准的“稳定支撑”。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范科峰提出“技管结合”思路,明确标准需从“文本符号”转化为“实践语言”。


阿里云智能标准化业务副总裁朱红儒在分享中指出,在各国治理路径差异化背景下,"国际标准已成为凝聚全球共识的关键纽带",并解析ISO与ITU-T两大体系;同时分享阿里云的标准贡献:牵头全球首个ISO生成式AI标准、主导数字水印及AI图像鲁棒性测评标准。



论坛期间,阿里巴巴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启动“AI生成合成内容检测标准试点”,邀请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标准的有效性。阿里巴巴作为标准试点首家AIGC检测技术支持单位,积极提供检测技术与实践数据,为标准优化提供客观支撑。



治理需要理念,更需要实践。真正能托起未来的,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原则”,而是“嵌入技术的能力”。阿里巴巴集团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薛晖从AGI视角出发,剖析"安全之困、技术之思与治理之辨",提出"治理促发展,开放更安全"的核心观点。


通义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张荣以"安全双螺旋"为喻,揭秘通义大模型的防护密码——这一"双螺旋"具体指向模型自身风险治理与模型运行时风险防护两大核心维度。二者并非孤立存在,更不会此消彼长,而是深度融合、螺旋上升的共生关系。



阿里云首席安全官周拓聚焦AI编码痛点,在《AI写代码,安全不掉队》分享中宣布:通义完成安全升级,AI编码安全性达全球领先。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评测结果,通义在SecCodeBench安全基准测试中拿下“双榜第一”:Qwen3-Coder-Plus-2025-09-23代码模型、AI编码助手通义灵码的生成代码安全性均位列全球榜首。针对“AI生成海量代码难逐行安检”的行业难题,实践显示,用安全加固后的通义灵码,Java代码万行漏洞数骤降61%,实现代码生成源头控险。

AI编码在企业与开发者群体中加速普及,“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时代已近在眼前,阿里一直坚持做负责任的AI,在坚守科技伦理和安全底线的同时,也通过通义灵码向社会开放阿里领先的安全能力,促进行业发展,推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AI的挑战从来不是单一领域的“独奏”,而是交织着技术、经济、法律、公共管理的“综合曲目”,唯有跨学科对话,才能奏响合规治理的和谐乐章。在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事务线研究中心负责人安筱鹏主持的圆桌讨论中,来自技术、经济、公共管理、司法领域专家展开对话:解析技术合规逻辑,平衡治理与产业价值,探索政策协同,明晰法律边界,凝聚"多元协同"共识。


阿里云智能集团总法律顾问王轶从企业视角补充,分享AI合规实践,夯实"负责任能力"的法律支撑。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主旨演讲中所指出,"AI越强大,人类更强大"——当ASI的智力杠杆放大人类潜能,当每个个体都能通过自然语言创造Agent、释放创造力,今天我们在论坛中凝聚的每一份共识、落地的每一项标准,都将成为未来人机协同的"底层协议"。

这场关于"负责任AI"的对话落幕,但它所开启的,是人类与超级智能共赴文明新高度的漫长征途——未来,以治理为帆,以技术为桨,以责任为舵,我们终将驶向那个"AI解放人类潜能、共创无限可能"的未来💪

明年再会👋
(论坛相关的嘉宾干货分享,后续会持续在本公众号更新,敬请期待😚)


📌往期推荐

👇AAIG课代表,获取最新动态就找她
图片

关注公众号发现更多干货❤️

图片
图片图片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