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Figure AI 发布了他们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原型迈向可部署、可规模化产品的巨大进展,是朝着打造真正的通用型机器人迈出的最新一步。


据官方博客介绍,为实现这一愿景,他们从零开始对硬件与软件进行了全面重构,使 Figure 03 服务于


  • Helix 系统:Figure 03 拥有全新设计的感知系统与手部结构,专为支持 Figure 的专有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Helix 而生。
  • 家庭场景:Figure 03 新增了多项特性,包括柔性外部包覆、无线充电系统、更强的语音推理音频系统,以及电池安全性的大幅提升,使其在家庭使用中更加安全、易用。
  • 大规模量产:Figure 03 从设计之初就面向高产能制造而打造。为实现规模化,他们建立了全新的供应链,并在自有工厂 BotQ 内开发出完整的人形机器人制造流程。
  • 全球规模应用:更低的制造成本与 Helix 的进步,使 Figure 03 在商业场景中具有优势。


通过融合先进的视觉与触觉智能、家庭级安全设计与量产能力,Figure AI 构建了一个能学习、适应并在家庭与商业场景中工作的通用平台




为 Helix 而生


没有人工智能(AI),就无法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因此,Figure 03 的核心目标是:通过 Helix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真正的推理能力。


为此,Figure 03 配备了全新一代的感知系统与手部结构,专为将 Helix 的能力付诸实践而打造。


Figure 03 引入了新一代视觉系统,用于高频视觉-运动控制。新摄像架构使单个摄像头的帧率提升一倍、延迟减少至四分之一、视场角扩大 60%,且体积更小。结合更大的景深,这一设计为 Helix 提供了更密集、更稳定的感知流。这对于在复杂、杂乱的空间(如家庭)中实现智能导航与精准操作至关重要。


现在,Figure 03 的每只手掌都集成了带宽广、低延迟的掌心摄像头,在抓取时提供近距离的冗余视觉反馈。即使主摄像头被遮挡(如伸手进柜子或狭小空间工作时),这些摄像头仍能让 Helix 保持视觉感知,从而实现连续、实时的自适应控制。



Figure 03 的手部在柔顺性与触觉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更柔软、可变形的指尖能增加接触面积,使其能稳固抓取形状与大小各异的物体。在调研现有市场产品后,研究团队发现现有触觉传感器无法满足长期使用需求。因此,他们自主开发了第一代高性能触觉传感器,遵循三大原则:极高耐用性、长期可靠性与高精度感知。


每个指尖传感器都能检测到小至 3 克物体的压力——其灵敏度足以感知一个回形针停留在你手指上的重量。这种精确度使 Helix 能够在抓握不稳发生之前就区分出安全抓握和即将滑落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易碎、不规则或移动物体的精细、灵巧控制。



此外,Figure 03 还具备 10 Gbps 毫米波数据卸载能力,可让整台机器人实时上传 TB 级数据,以支持持续学习与改进。综合来看,这些进步使 Figure 03 在大规模、端到端的像素到行动学习方面具备了独特的能力。



为家庭而生


为了在家庭中有效运作,机器人必须能在人们的日常环境中与他们无缝协作。


考虑到这一点,Figure 03 引入了多项以安全为核心的设计改进。它在关键位置策略性地放置了多种密度的泡沫以防止夹伤,并用柔软的纺织品覆盖,而非坚硬的机加工部件。与 Figure 02 相比,Figure 03 的质量减轻了 9%,体积也减小,使其更容易在家庭空间中移动。



Figure 03 的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实现新突破,并集成了多层保护机制以防止滥用或故障,包括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互连件和电池包层面的安全保障。该电池已经获得了 UN38.3 标准认证。


除了安全性,Figure 03 的设计还考虑了日常可用性。其软性部件完全可清洗,无需工具即可拆卸或更换,实现了快速简便的更换。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各种衣物选项进行定制,包括由防切割和耐用材料制成的服装。


为了更自然地与机器人交流,Figure 03 采用了升级的音频硬件系统,以实现更好的实时语音对话。与 Figure 02 相比,其扬声器尺寸增大了一倍,功率增强了近 4 倍,而麦克风的位置也经过重新调整,以提高性能和清晰度。



延续他们对完全自主、无线系统的愿景,Figure 03 能够进行无线感应充电,同时进行无线数据卸载。机器人脚部的充电线圈使其能够简单地站上无线充电座,以 2 千瓦的功率进行充电。在家庭环境中,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根据需要全天候自动停靠和充电。



为量产而生


传统上,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多为工程原型,生产耗时且成本高昂。


Figure 03 是 Figure AI 第一款从零开始为大规模量产而设计的机器人。他们通过三大举措实现了这一目标:(1)设计与流程的革新(2)建立全新的供应链(3)创建高产量制造工厂 BotQ。


从 Figure 02 过渡到 Figure 03 几乎重构了全部零部件。机械与电气团队专注于减少零件数量、装配步骤,并剔除所有非关键部件。Figure 02 主要依赖 CNC 加工,而 Figure 03 转向模具制造,如压铸、注塑与冲压。这需要前期巨额模具投资,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单机成本显著下降,且产量越高经济性越强


为实现量产,Figure 构建了一个此前行业中不存在的全新供应链。他们在核心模块(包括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结构件与电子系统)上实现了垂直整合与自主研发同时,他们与一批能满足产能、交期与质量标准的供应商合作,形成一个能与 Figure 同步成长的全球合作网络,确保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每年数千台、最终数百万零部件的生产目标。


BotQ 工厂是 Figure 专用的机器人制造基地,首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 12000 台,目标是在 4 年内累计生产 100000 台人形机器人。Figure 将关键系统生产收归内部,以严格控制质量、快速迭代与生产节奏。工厂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并以自主开发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可复制性与持续改进。



为全球而生


专注家庭市场并不意味着 Figure 03 无法服务商业场景。相反,通过解决家庭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Figure 正在打造出真正的通用型产品,能够胜任最广泛的工作任务。


Figure 03 在商业应用中具备多重优势,其执行器速度提升 2 倍,扭矩密度更高,从而能更快地完成“取放”操作。



为 Helix 研发的手部与感知系统升级,也为商业用途带来了巨大价值。凭借新的摄像系统与感知架构,Figure 03 能在商业环境中智能导航、精准操控。改进后的手部(更强的柔顺性、更大的接触面积与触觉传感)能稳定抓取各类物体,从金属薄片到柔性塑料袋。


凭借感应充电技术,Figure 03 可在工作间隙自动踏上充电垫补能,实现近乎连续的运行。高速无线数据卸载让其在“换班”或短暂休息时即可完成数据上传


商业客户还可为自家 Figure 03 机队定制服装与外观,可选耐磨或防割材质,并根据环境定制外壳。机器人的侧面屏幕可快速区分不同机体,并完全支持品牌化与定制化显示。


原文链接:

https://www.figure.ai/news/introducing-figure-03


整理:学术君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直接在公众号内留言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