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15日上午,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Ms. 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一行访问清华大学代表团与来自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地球系统科学系、自动化系等院系及机构的专家学者举行座谈,听取了人工智能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创新实践。

座谈会由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薛澜介绍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在支持政府部门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他指出,研究院通过组织国际研讨会、举办青年创新赛事等举措,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负责任和包容性方向发展。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胥蕊娜重点介绍了“能源大脑”项目的最新进展。该项目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能源系统感知、记忆与推理能力,推动多能源系统融合与智能化决策,助力清洁能源转型与全球气候治理。

地球系统科学系俞乐展示了利用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气候韧性农业”系统的研究成果。该系统通过融合多源数据与模型,可为不同地区,特别是极端天气频发区域,提供种植决策支持。

自动化系封硕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方面的突破性技术。团队研发的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虚拟测试环境,能够高效利用全球驾驶场景数据,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效率与安全性能。

电子工程系汪玉分享了团队在推动计算资源普惠化方面的探索。其研发的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多样化算力资源,为人工智能教育与科研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计算支持,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公平发展。

阿里沙赫巴纳对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她指出,清华大学的研究方向与亚太经社会在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农业科技应用、智慧交通与道路安全等领域的工作高度契合。她强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亚太地区带来重要机遇,也伴随诸多挑战,期待双方在上述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座谈结束后,阿里沙赫巴纳一行到访电子系,现场观摩了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脸及城市模拟器等创新成果的演示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地球系统科学系、自动化系、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等单位人员参加活动。


图片图片
图片

·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