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人工智能大会”于10月24日在澳门银河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大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逾500位参与者,围绕“惠及全人类的人工智能:构建公平的数字未来”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方向。此次活动是“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里程碑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旨在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联合国大学成立50周年。
本次大会汇聚超过150位来自学术界、政府、业界及民间社会的演讲嘉宾,议程涵盖30场专题讨论,从近300份全球提交的提案中精选而出,充分展现多元观点与跨界合作,特别聚焦全球南方社群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联合国大学校长兼联合国副秘书长Tshilidzi Marwala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建立包容性治理框架的必要性,以在保障人文关怀的同时推动技术进步:“三项活动共同构建一个有机平台,促进全球领先的理念交流、知识传承予年轻一代,并推动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韧性、数字包容、治理及教育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秘书长技术特使Amandeep Singh Gill在视频致辞中补充道:“这些里程碑时刻提醒我们,我们的共同进步必须建立在共同目标、全球责任和长期愿景的基础上。这一系列活动为这一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汇聚多元声音,反思、重新想象并重申数字创新应服务于人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副院长梁正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与Tshilidzi Marwala教授进行了交流,就联合国大学与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领域的合作前景深入探讨。
 “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可持续与公平未来:治理、包容性与跨学科创新”的专题边会由I-AIIG主办,是本次大会重要边会之一。边会聚焦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治理、跨学科协作与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惠及全球更多群体。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研究主管Serge Stinckwich,澳门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环球法律学系主任Rostam J. Neuwirth,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钱忆亲等专家受邀出席,围绕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及数字包容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可行的政策与合作建议。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