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之中,加速人工智能计算速度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者——AI芯片企业们——正经受着新的考验:
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警钟敲响,架构创新和产品性能不再是唯一指标,能为产业带来价值才是硬道理。云端芯片厂商期冀着能分食必然扩张的数据中心市场蛋糕,终端芯片厂商在碎片化的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合适的栖身之所。AI芯片仍在向上发展,洗牌期尚未到来。站在2020年的终点,我们可以通过十个关键词,概览AI芯片领域这一年的光景。
1,A100。AI芯片“一号玩家”英伟达孕育了三年的旗舰计算GPU新品,一经问世便犹如惊雷,引入结构化稀疏后,AI训练峰值算力达312TFLOPS,AI推理峰值算力1248TOPS,均较上一代Volta架构GPU提升20倍,实现了英伟达史上最大的性能飞跃。
2,麒麟9000。如果未来美国政府不松开对华为的枷锁,那么搭载于华为最新一代旗舰手机的麒麟9000芯片,将成为华为海思的最后一代麒麟芯片,麒麟芯片系列的光辉战绩也将暂停更新。更令人唏嘘的是,在美国政策的围堵下,作为中国第一大芯片设计公司的华为海思,2020年无奈掉出了全球半导体公司TOP15榜单。
3,苹果M1。M1是一颗采用5nm工艺、包含160亿个晶体管的SoC,内置每秒可执行11万次操作的16核神经引擎,并展示出极具竞争力的能效比。在M1芯片支持下,新款Macbook Pro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M1芯片的问世,不仅进一步扩大苹果的自研芯片版图,也使得苹果接过为Arm处理器扛旗的重任,成为最有希望突围PC界x86生态的主力军。
4,5nm。2020年9-12月,苹果A14、华为麒麟9000、三星猎户座1080、高通骁龙888这四大手机AI芯片先后亮相,组成了5nm量产落地的首发阵容。从此,智能手机正式进入5nm时代。
5,破产。2020年4月,外媒爆料称,美国AI芯片明星创企Wave Computing成为疫情期间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AI芯片公司。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初创公司,曾在AI芯片领域名噪一时,专注于通过实现据流驱动技术的软件可动态重构处理器(CGRA)架构,加速从数据中心到边缘的AI深度学习计算。
6,上市。2020年7月20日上午,国内AI芯片设计明星独角兽寒武纪正式在A股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完全聚焦于AI专用芯片研发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7,融资潮。2020年人工智能热度有所退减,整体投资规模和融资事件数量明显回落,但AI硬件界投资依然热情高涨,其中不乏十分“吸金”的融资黑马:奕斯伟计算超20亿元B轮融资、壁仞科技11亿元A轮融资。
8,超级并购。2020年9月,英伟达宣布将以400亿美元从日本软银集团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1个月后,AMD宣布将以总价值35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全球第一大FPGA厂商赛灵思。
9,数据中心加速。AI芯片训练芯片Gaudi也开始在亚马逊AWS落地,知名英国IP供应商Imagination也推出了能扩展至数据中心的多核GPU IP新品。美国创企Cerebras公布拥有85万个AI优化内核、2.6万亿晶体管的第二代巨型晶圆级芯片(WSE),英国AI芯片独角兽Graphcore加入了中国云服务巨头阿里、百度的生态圈,SambaNova获得由贝莱德、英特尔资本等投资的2.5亿美元新融资。在国内,鲲云科技推出面向边缘和云端的首款数据流AI推理芯片CAISA,燧原科技在推出首款云端推理芯片后兼具云端训练+云端推理完整解决方案,寒武纪中标3亿元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比特大陆正基于其自研云端AI芯片为各智慧城市打造AI算力中心。此外,壁仞科技、登临科技、天数智芯等芯片创企都在积极布局通用GPU(GPGPU)赛道。
10,量产落地。百度宣布其自研云端AI通用芯片百度昆仑1已量产约2万片。在边缘和端侧,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征程2出货量突破10万,知存科技的首款轻量级存算一体芯片在今年9月批量试产,光子算数的光电混合AI加速计算卡已将成测试级的产品,清微智能的多模态智能计算芯片迄今出货数十万颗,专注于端侧AI SoC的亿智电子迄今已有超过百万颗芯片量产落地。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评论
沙发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