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ianAnything: Interactive Point Cloud Latent Diffusion for 3D Generation

2024年11月12日
  • 简介
    虽然3D内容生成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现有方法在输入格式、潜在空间设计和输出表示方面仍面临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3D生成框架,解决了这些问题,提供了可扩展、高质量的3D生成,并采用了一个交互式的点云结构化潜在空间。我们的框架使用变分自编码器(VAE),以多视角姿态RGB-D(深度)-N(法线)渲染作为输入,采用独特的潜在空间设计,保留了3D形状信息,并结合了级联潜在扩散模型,以提高形状与纹理的解耦效果。所提出的方法GaussianAnything支持多模态条件3D生成,允许点云、标题和单视图或多视图图像输入。值得注意的是,新提出的潜在空间自然地实现了几何与纹理的解耦,从而支持3D感知编辑。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出色,在文本和图像条件下的3D生成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
  • 图表
  • 解决问题
    该论文旨在解决3D内容生成中的几个核心挑战,包括输入格式的多样性、潜在空间的设计优化以及输出表示的质量提升。这些问题在现有的3D生成方法中仍然存在,影响了生成模型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 关键思路
    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GaussianAnything的新型3D生成框架,通过使用多视角的RGB-D-N渲染作为输入,并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级联潜在扩散模型,设计了一个独特的点云结构化潜在空间。这一设计不仅保留了3D形状信息,还实现了几何与纹理的解耦,从而支持多模态条件下的3D生成,包括点云、文本描述和单/多视角图像输入。
  • 其它亮点
    1. 实验结果表明,GaussianAnything在多个数据集上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文本和图像条件下的3D生成任务中表现突出。 2. 框架支持多模态输入,增加了模型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3. 新提出的潜在空间自然地实现了几何与纹理的解耦,使得3D感知编辑成为可能。 4. 论文提供了详细的实验设计,使用了多个标准数据集进行评估,并且开源了代码,便于其他研究者复现和进一步研究。
  • 相关研究
    1. "NeRF: Representing Scenes as Neural Radiance Fields for View Synthesis" - 提出了神经辐射场(NeRF),用于从多视角图像合成新视角。 2. "PointFlow: 3D Point Cloud Generation with Continuous Normalizing Flows" - 利用连续归一化流生成3D点云。 3. "PIFu: Pixel-Aligned Implicit Function for High-Resolution Clothed Human Digitization" - 通过像素对齐的隐式函数实现高分辨率的人体数字化。 4. "3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A Survey" - 综述了3D生成对抗网络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PDF
原文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到Link

沙发等你来抢

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