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Q: Bringing back Bellman to LLMs

2025年05月16日
  • 简介
    使用强化学习(RL)对预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s)进行微调,通常被表述为直接策略优化。这种方法自然受到青睐,因为它能高效地改进一个被视为初始策略的预训练LLM。相比之下,另一种RL范式——Q学习方法,在LLM社区中得到的关注较少,尽管它在各种非LLM的RL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特别地,Q学习的有效性源于其样本效率和离线学习能力,这在考虑到使用LLM采样的高计算成本时尤为重要。然而,简单地将Q学习风格的更新应用于模型的logits是无效的,这是因为LLM的独特特性。我们的核心贡献在于从贝尔曼方程出发,推导出理论基础扎实的损失函数,以将Q学习方法适配到LLM上。为此,我们仔细借鉴了RL文献中的见解,考虑了LLM特有的特性,确保logits能够成为可靠的Q值估计。随后,我们利用这一损失函数构建了一个实用算法——ShiQ(Shifted-Q),该算法支持离策略、逐标记(token-wise)学习,同时保持实现的简单性。最后,我们在合成数据和真实世界基准(例如UltraFeedback和BFCL-V3)上评估了ShiQ,展示了其在单轮和多轮LLM设置中的有效性。
  • 图表
  • 解决问题
    该论文试图解决如何将Q-learning方法有效应用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微调问题。这是因为在当前RL范式中,直接策略优化被广泛采用,而Q-learning在LLM领域的应用较少。尽管Q-learning具有样本效率高和离线学习能力强的优点,但直接将其应用于LLM的logits更新是无效的。因此,这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问题,旨在填补Q-learning在LLM领域中的空白。
  • 关键思路
    论文的核心思路是通过从Bellman方程推导出理论上可靠的损失函数,使Q-learning能够适应LLM的特点。具体来说,作者提出了ShiQ(Shifted-Q)算法,这是一种支持离线、逐token学习的简单实现方案。与现有方法相比,ShiQ的关键新意在于它解决了传统Q-learning无法直接应用于LLM的挑战,并确保了logits可以作为可靠的Q值估计。
  • 其它亮点
    论文设计了针对合成数据和真实世界基准(如UltraFeedback和BFCL-V3)的实验,验证了ShiQ在单轮和多轮对话场景中的有效性。此外,ShiQ支持离线学习,这对于计算成本高昂的LLM尤为重要。虽然论文未明确提及代码开源情况,但其实验设计和算法简洁性为未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包括:1)扩展到更复杂的多模态任务;2)结合其他RL技术以提高性能;3)评估更大规模LLM上的表现。
  • 相关研究
    近期相关研究包括:1)“Fine-Tuning Language Models from Human Preferences”,探讨了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方法;2)“Reward Modeling for Dialogue Systems”,专注于对话系统的奖励建模;3)“Offlin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Large Pretrained Models”,研究了离线强化学习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中的应用。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直接策略优化或特定任务的奖励设计上,而本论文则首次系统性地尝试将Q-learning引入LLM领域。
PDF
原文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到Link

沙发等你来抢

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