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每周AI观点、研究和各类资源,不错过真知灼见和重要资讯!欢迎点击这里,关注并订阅智源社区AI周刊。

编辑精选

  1. Adept推出第一个大模型Action Transformer (ACT-1),可自动完成常用软件的人工操作,已开放试用申请

Adept推出了他们第一个大模型Action Transformer (ACT-1)。ACT-1是一款能够代替人类使用常见软件的系统,用户只需要输入希望进行的操作,比如想要在网页上搜索的问题,ACT-1能直接执行。经过训练的ACT-1可以使用软件,Adept最近教它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现在,ACT-1可以连接到一个Chrome扩展程序,允许ACT-1观察浏览器中发生的事情并采取某些操作,如单击、键入和滚动等。

  1. 北大、加州大学洛杉矶、MILA等发布首个扩散模型领域论文综述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是深度生成模型中新的 SOTA,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如计算机视觉,NLP、波形信号处理、多模态建模、分子图建模、时间序列建模等。然而,原始的扩散模型也有缺点,它的采样速度慢,通常需要数千个评估步骤才能抽取一个样本;它的最大似然估计无法和基于似然的模型相比;它泛化到各种数据类型的能力较差。如今很多研究已经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解决上述限制做出了许多努力,或从理论角度对模型能力进行了分析。

然而,现在缺乏对扩散模型从算法到应用的最新进展的系统回顾。为了反映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进展,论文对扩散模型进行了首个全面综述,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此综述的概要如下图所示:

  1. Hinton、Yann LeCun、李飞飞谈深度学习十年:AI没有走入死胡同,“革命”仍如火如荼

2012 年,为 AI 带来首个重大突破的关键神经网络研究横空出世。而值此十周年纪念日之际,Hinton 和其他几位AI科学家发声,回击了部分批评者提出的深度学习已经“走进死胡同”的观点。Hinton 表示,“我们将看到机器人技术的巨大进步 —— 更灵巧、更敏捷、更顺从的机器人即将诞生。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高效、温和地处理工作。”LeCun 在接受外媒 VentureBeat 采访时提到,挡在 AI 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碍,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加快扫除。连他自己都感叹,“过去四五年的技术发展速度令人惊讶。”而 2006 年建立起 ImageNet(首个用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大规模人工标注照片数据集)的李飞飞,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012 年以来,这场浩浩荡荡的深度学习发展大潮是“一场我做梦也无法想象的惊人革命”。

观点

  1. 聊聊工业界“AI算法创新”乱象
  2. 天数智芯吕坚平博士:自主通用GPU落地拿订单要过哪几关

研究前沿

  1. NeurIPS 2022录用结果揭晓,接收率25.6%
  2. 因果推荐系统前沿进展:形式化与去偏
  3. DeepMind、牛津研究员合著论文预测:AI很有可能终结人类
  4. DeepMind论文:赋予聊天机器人不同的“三观”

产业

  1. CMU副教授Graham Neubig联合刘鹏飞等成立Inspired Cognition,致力于优化AI系统开发
  2. Stable Diffusion背后公司Stability AI估值升至10亿美元
  3. 谷歌创业部门Area 120规模缩水,优先发展AI项目

开源

科学家

活动

  1. 报名 | 计算机视觉前沿技术及应用(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9月17日)
  2. 报名 | COLING 2022 论文预讲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9月17日)
  3. 报名 | 大模型研究前沿报告会(智源研究院,9月17-18日)
  4. 报名 | 北京大学林亦波:智能时序分析与优化算法(青源会,9月21日)
  5. 回放 | 2022智源大会全体大会及各分论坛视频上线

求职招聘

  1. 智源研究院 | AI for Science方向研究员,探索生命科学前沿,解决世界级科研问题
  2. 智源研究院 | 分子动力学方向研究员,研究生物大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泛化
  3. 智源研究院 | 类脑智能方向研究员,追踪国际前沿文献,研发具有生理功能的大规模高精度神经网络模型

教程

  1. CMU:因果表征学习方法概览
  2. 上海AI实验室、商汤:自动驾驶《鸟瞰图视觉感知》
  3. 哈佛、新南威尔士大学:《基于脑电图的脑机接口的深度学习》
  4. MIT开放电子书:《Robotic Manipulation》

查看预训练、强化学习等领域周刊内容,欢迎点击这里

招聘、活动、推广等合作,请联系:editor@baai.ac.cn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