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umor,北航本硕,NLP算法工程师,谷歌开发者专家

 

大模型有一个很重要的涌现能力(Emergent ability)就是In-Context Learning(ICL),也是一种新的范式,指在不进行参数更新的情况下,只在输入中加入几个示例就能让模型进行学习,如下图中用ICL做情感分析任务的栗子:

忽略大模型的贵,这个范式具备不少优势:

  1. 输入的形式是自然语言,可以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跟语言模型交互,通过修改模版和示例说明我们想要什么,甚至可以把一些知识直接输入给模型
  2. 这种学习方式更接近人类,即通过几个例子去类比,而不是像精调一样从大量语料中统计出规律
  3. 相比于监督学习,ICL不需要进行训练,降低了模型适配新任务的成本,同时也提升了language-model-as-a-service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是不是开始觉得有些香了,甚至想动手试一试?但又觉得跟自己以前会玩的精调有很大区别,不知道从何下手炼丹?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篇北大出品的综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家入门ICL的痛苦:

题目:A Survey for In-context Learning
链接:https://arxiv.org/abs/2301.00234

这篇文章非常系统地从精调、推理两个方向上给出了ICL的几种优化方法,接下来我们一一学习:

通过精调优化ICL效果

虽然预训练后的语言模型已经初步具备ICL能力,但预训练的MLM目标和下游ICL目标还是存在gap的,怎样精调才能把模型预热(warmup)、提升ICL效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注:这里的「精调」、「预热」不是为了让模型适配某个下游任务,而是让模型具备更好的通用ICL能力

有监督ICL训练

第一类方法非常直觉,既然要消除gap,我直接在有监督的ICL数据上训练不就好了?MetaICL[1]就直接把很多任务整合成了ICL的形式精调模型,在52个数据集上取得了比肩直接精调的效果。

另外还有部分研究专注于Instruction tuning,构建更好的任务描述让模型去理解,而不是只给几个例子(demonstration),比如LaMDA-PT[2]、FLAN[3]

自监督ICL训练

有监督的数据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开始有研究者思考能不能借鉴预训练的方式,自监督地进行ICL训练。比如MetaAI的一篇工作[4]就很巧妙地把语言模型的一些任务转化成了ICL形式:

从上述两种训练方法来看,语言模型的ICL能力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因此建议大家使用ICL前最好先进行模型预热。不过也不用太多数据,因为上述的研究显示,随着预热的数据增多,模型的提升会到达一个瓶颈

在推理阶段优化ICL效果

作者把推理阶段的优化方法分为Prompt设计和打分函数(Scoring Function)设计两种。

Prompt设计

作为激发大模型能力的输入,Prompt对ICL的效果影响很大。作者认为可以从组织方式和格式来进行Prompt的设计。组织方式是指如何选择数据样本并排序,格式是指怎么去写Prompt

对于数据样本的选取,可以有以下方法:

  • 无监督:比如直接通过文本表示、互信息选取相近的结果;也有研究通过perplexity或者其他指标进行选取;甚至可以直接让语言模型自己生成[5]
  • 有监督:既然选取不同的样本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那可以直接构造监督模型,去判别效果更好的样本;甚至有研究把样本选择建模成序列决策任务,把最终效果当作reward,用强化学习去做[6]

对于数据样本的排序,目前的研究并不多,有两个思路:

  1. 基于一些距离度量,把跟输入相近的排在后面(靠近输入)。
  2. 在Lu等人[7]的研究中,他们找到了信息熵和ICL效果的联系,因此根据熵来决定最佳排序。

对于Prompt的格式,常见有两种:指令(Instruction)和推理步骤(Reasoning Steps)说明。

  • Instruction:任务的指令描述非常依赖人工,不过也可以尝试让语言模型自动生成描述并选择。
  • Reasoning Steps:对于更复杂的任务,可以人工显示地把推理步骤写出来,比如Chain-of-thought(CoT),来启发模型的推理能力。除了纯人工撰写外,还有以下方法:
    • 让模型自己生成推理步骤
    • Multi-stage ICL:分多个步骤来完成任务,每一步都设计不同的子问题,让模型一步步解答。比如Self-Ask[8]这篇工作甚至让模型自己问自己。再比如Least-to-Most Prompting这篇工作先让模型把大问题拆成多个子问题,再挨个回答。

从上述Prompt设计的工作来看,作者认为有以下可以探索或注意的点:

  1. 目前大多数样例选择的策略都是围绕单个样本展开的,但语料级别的选择还没有人研究过。
  2. 对于k个样本,搜索空间是k!,怎样找到最优解还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3. 虽然增加CoT可以提升推理效果,但怎样优化CoT还有待研究
  4. 人工去写prompt的消耗还是很大的,可以尽量依靠语言模型去生成

打分函数(Scoring Function)

目前有几种方法:

  1. Direct[9]:直接取答案的条件概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衡量固定模式的答案(答案y在输入x后面)
  2. Perplexity:再用语言模型过一遍句子,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固定模式的问题,但计算量增加了
  3. Channel[10]:评估P(x|y)的条件概率(用贝叶斯推一下),这种方法在不平衡数据下表现较好

这三种方法的对比如下:

目前关于如何用打分策略来校准偏差、降低模型敏感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索。

还有什么会影响ICL表现?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外,作者还调研到一些LM预训练阶段影响ICL效果的因素,比如:

  1. 预训练语料的多样性比数量更重要,增加多种来源的数据可能会提升ICL表现[11]
  2. 用下游任务的数据预训练不一定能提升ICL表现,并且PPL更低的模型也不一定表现更好[12]
  3. 当LM到达一定规模的预训练步数、尺寸后,会涌现出ICL能力[13],且ICL效果跟参数量正相关[14]

为什么ICL有效果?

目前的一些研究猜测有以下原因:

  1. 跟训练数据的分布相关:比如训练数据有很多样例[15],也有学者认为ICL可能是隐式的Bayesian inference[16]
  2. 跟学习机制相关:有学者猜测LM可能自己就具备学习的能力,在做ICL的时候学到了这些知识[17],或者隐式直接精调了自己[18]
  3. 跟Transformer中的模块相关:有学者发现Transformer里的某些注意力头会通过拷贝固定的模式来预测下一个token[19]

上述大部分研究虽然都有数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但还是停留在很简单的任务或者小模型上,对于为什么ICL会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的解释。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